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复习目标:
1. 学会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原理、认识海水淡化的几种方法。
2. 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认识溶解度的含义,熟练应用溶解度曲线。
3. 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了解食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4. 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探究纯碱的性质,了解纯碱的主要用途。
二、基础知识归纳与训练:
中考热点一: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原理、淡化海水、海水晒盐
1.海水中最多的是水占 ,盐占 %;海水中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 ,最多的金属离子是 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化学名称是 ,俗名是 ;而海水中最多的元素是 元素。
2.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3.天然气水合物是由 (主要成分 )和水在 、 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又称“ ”。海底还蕴藏着一种含多中金属的矿物质——多金属结核,也称 。
4. 是海水淡化常用的方法,目前多采用“ 法”
5. 海水晒盐的步骤及原理
海水晒盐是利用了结晶法中的 法,因为食盐的溶解度 。
中考热点二: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溶解度是指:
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g溶剂(通常为水)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对于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应把握好以下要点:
a.外界条件 b.溶剂的量
c.溶液的状态 d.溶解度单位
2.影响固体物质限量的因素有: 、 、 。
3.举例说明固体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变化。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反思:
采用降温的方法是否可以使任何不饱和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举例说明。
中考热点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探究结晶的方法
1.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即结晶)的方一般有 结晶和 结晶。
如:从KNO3饱和溶液中析出KNO3一般采用 结晶;
从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一般采用 结晶。
2.下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示回答:
(1)要使t2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
(2)k点表示的含义是 。
(3)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温度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
最多的 ,无晶体析出的是 。
(4)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该物质的最好方法是
(5)若a 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 b物质,除去的最好方法是 。
3.(广安)右图是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
D.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
4.(大连)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1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 0%的溶液,应加水 g。
(3)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中考热点四:混合物的分离
1.粗盐提纯过程中,主要步骤是 (1) (2) (3) 。其中在(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在(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3)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物质分离的方法有:A.过滤 B.蒸馏 C.结晶 D.蒸发。
①从自来水中提取蒸馏水( ) ②泥水中除去泥沙( )
③从盐水中提取食盐 ( )④从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取硝酸钾( )
⑤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碳酸钙( )
中考热点五:氨碱法制纯碱、碳酸钠的性质
1.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原理,纯碱的用途
原理: (1) (2)
用途:人造纤维、石油精炼、精盐精制、硬水软化、玻璃生产等。
2.纯碱的性质,相关的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钠俗名 ,又称 ,是一种 色 体, 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性,我国著名科学家 ,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3)与(碱)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4)与(盐)氯化钡溶液反应 。
3.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 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其水溶液显 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
4、碳酸氢钠俗名 水溶液显 性,受热不稳定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是 。
三、 [中考考点例析]
例1.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例2. 右图为固体物质X、Y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2℃时分别把质量为a g的X、Y放入100 g水中,下表为对溶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状态 措施
A X为饱和溶液,Y为不饱和溶液 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
B X为不饱和溶液,Y为饱和溶液 向X溶液加入固体X至有晶体残留
C X、Y都是饱和溶液。
D X、Y都是不饱和溶液。 把X溶液温度降低至t1℃,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
例3.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上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 __。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例4.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我市具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
(2)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是 ,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将t1℃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2℃以上时,会析出 晶体(填名称)。
②将粗盐提纯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欲用纯净的NaCl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克。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个)。
四、反思与交流: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学们相互交流看法。
五、课堂检测
1. 下列不属于氯化钠用途的是( )
A.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B. 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C. 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 D. 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清除铁锈
2. 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
A. 氯离子 B. 碳酸根离子 C. 硫酸根离子 D. 氢氧根离子
3.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析出
4.浩瀚无际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海水制备金属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电解熔融的氯化镁;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5.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鉴别食盐和纯碱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 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D.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6.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7.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
8.在部分地区发生“抢盐”风波后,我国政府及时发布公告称:核事故对我国海域污染可能性极小,且我国85%以上的食盐是湖盐(来自内陆盐湖)而不是海盐。已知:盐湖原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泥沙和芒硝等。右图为芒硝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将t℃饱和硫酸钠溶液降温至40℃时,溶液中 (填“有”、“没有”)晶体析出。
(2)为除去原盐中的泥沙,可先将原盐溶解,再通过 操作除去。
(3)可用“夏季采盐,冬季捞硝”的方法来分离湖水中的芒硝和食盐。这种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
k
温度
溶解度
t1 t2
a
b
c
海水
粗盐
溶解
①
BaCl2溶液
②
NaOH溶液
③
Na2CO3溶液
④
过滤
⑤
沉淀
滤液
盐酸
⑥
蒸发、结晶
烘干
精盐
苦卤
石灰乳
MgCl2溶液
盐酸
Mg(OH)2
一定条件
MgCl2
通电
Mg
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