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 认识我国的区域
知 识 图 解
一、北京市
图3-Z-1
【图说目标】
了解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图上练兵】
1.标注出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
2.标注出华北平原、燕山、西山的名称,并根据河流流向说明北京的地势特征。
3.根据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二、台湾省
图3-Z-2
【图说目标】
1.能据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分布特点。
2.能运用地图分析台湾岛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特色。
【图上练兵】
1.在图甲中标注: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海峡、福建省、台湾岛、日月潭、玉山。
2.在图甲中描画出北回归线,并标注名称。
3.在图丙中标注:福建省、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山脉、太平洋。
图3-Z-3
三、四川省
【图说目标】
1.掌握四川省的位置、地形分布、气候特征。
2.了解四川省的城市、人口和经济受地形因素影响的差异。
【图上练兵】
1.在图中填注川西高原山地、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2.在图中填注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
图3-Z-4
3.在图中合适位置填注:成都、西昌、攀枝花和雅安。
四、福建省泰宁县
【图说目标】
1.掌握泰宁县在福建省的位置。
2.了解泰宁县的丹霞地貌和气候特点。
【图上练兵】
1.在图中填注福建省、江西省。
2.在图中填注武夷山脉。
五、黄土高原
图3-Z-5
【图说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知道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图上练兵】
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秦岭、乌鞘岭、长城,并用红笔描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
2.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的简称。
六、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3-Z-6
【图说目标】
1.掌握长江中下游流经的省区、东部濒临的海洋。
2.掌握长江中下游流经的平原名称、支流名称和湖泊名称。
3.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的工业中心。
【图上练兵】
1.圈出长江中下游流经的四个地形区名称: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
2.圈出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3.描出汉江、赣江和湘江。
4.找出工业中心:武汉、南京、杭州、上海。
七、珠江三角洲地区
图3-Z-7
【图说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和港澳的地理位置和优越性,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掌握香港岛、九龙、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的具体位置。
3.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4.了解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及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和意义。
【图上练兵】
1.在图乙中标注: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南海、珠江口、广州、深圳、珠海、京广线、京九线。
2.在图丙中填出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专 题 训 练
读“北京市简图”和“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
图3-Z-8
1.根据“北京市简图”,判断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 ( )
A.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2.根据“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北京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
A.雨热同期 B.终年高温
C.冬春季节降水丰沛 D.全年少雨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下图为台湾省简图。据此完成3~5题。
图3-Z-9
3.“浅浅的海峡”沟通了 (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 D.渤海、南海
4.每年清明时节台湾同胞纷纷回大陆祭祖,说明 ( )
A.大陆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B.大陆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
C.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D.两地祭祖风俗习惯不同
5.台湾岛 ( )
A.无热带季风气候
B.因地制宜,农作物一年一熟
C.甜菜种植面积广
D.图中A地地处夏季风背风坡
(北京房山区模拟)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右上图是一幅剪纸作品。读图,完成6~9题。
图3-Z-10
6.对图中民居描述正确的是 ( )
A.依水而建,墙厚,门窗大
B.随土而建,墙厚,门窗大
C.随河而建,墙薄,屋顶较陡
D.依山而建,墙薄,屋顶较陡
7.图中显示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
A.粮食种植 B.渔业生产
C.家禽养殖 D.森林伐木
8.剪纸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9.该区域最典型的环境问题是 (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水污染
(开封中考)读“香港、澳门位置示意图”,完成10~11题。
图3-Z-11
10.对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京广线直接沟通了香港和内地
B.香港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C.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珠江口东侧
D.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热带地区
11.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澳门的优势是 ( )
A.人多地狭,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B.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
D.在“前店后厂”的合作中,处于“厂”的位置
12.(十堰中考)港珠澳大桥(如图3-Z-12)建成通车后,使得这三地形成了一小时生活圈。下列有关此大桥建成通车后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
图3-Z-12
A.促进了澳门自由贸易港及博彩旅游业的发展
B.巩固强化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
C.进一步促使香港、澳门的产业向内地转移
D.大桥建成及开通使得三地人民往来更为便捷,并形成了新的旅游景点
13.下列有关四川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四川盆地黑土广布
B.都江堰水利工程既灌溉了成都平原,又使其免受水患灾害
C.四川物产富饶,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D.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14.暑假期间,济南某中学学生到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游开展研学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3-Z-13
(1)下面是一位同学记录的研学片段,请补充完整。
旅程 研学记录
第一站 从济南出发,乘火车沿① 线到达上海,这里位置重要,地处② 之地
第二站 到达杭州,游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③
第三站 到达④ 省省会武汉,然后乘船参观了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⑤ 工程
(2)同学们发现长江三角洲稻田集中连片,鱼塘随处可见,请分析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3)在武汉,同学们参观了武汉钢铁集团,请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4)研学总结:两大城市群的形成与 、 、 等自然因素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师详解详析
专题三 认识我国的区域
【专题训练】
1.C 2.A
3.C [解析] “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台湾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属于东海)与福建省相望。
4.C
5.D [解析] 台湾属于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地处热带、亚热带,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甜菜属于喜凉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和新疆、内蒙古的北部;台湾岛夏季盛行东南风,而A地位于台湾山脉西侧,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
6.B 7.C 8.D 9.B 10.D 11.C
12.A [解析] 港珠澳大桥修建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粤港澳三地人员的交流和贸易往来,以及提升珠三角地区的竞争力;缩短港珠澳地区的运输时间,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为粤港澳三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供新的机遇;巩固强化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促使香港、澳门的产业向内地转移。
13.A
14.(1)①京沪 ②江海交汇 ③杭州西湖
④湖北 ⑤三峡
(2)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3)铁矿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密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必须有铁矿丰富,其余任意两个即可)
(4)地形、气候、水源、资源、土壤(写出其中3条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