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总结提升【2022春中图版七下地理期末专题复习+集训+测试】(原卷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总结提升【2022春中图版七下地理期末专题复习+集训+测试】(原卷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01 12:01: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师详解详析
第5章 总结提升
【本章梳理】
1.山区 高 多 平原 湿热
2.(1)东北
(2)傣族 藏族 蒙古族
3.A—b,B—c,C—e,D—d,E—a
4.苏州园林 秦始皇兵马俑坑 布达拉宫 黄山
乐山大佛 八达岭长城 泰山
【中考链接】
1.A 2.B [解析] 第1题,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反映当地降水多,A项正确;骑楼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区,D项错误。第2题,骑楼具有一定的历史,是广东的特色建筑,应加以保护;保护骑楼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是否方便关系不大,保护骑楼不能节省土地资源;与其他高层建筑相比,骑楼居住功能弱,保护骑楼不能缓解住房紧张问题。
3.A 4.D 5.C
6.D 7.A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民居的特点。第6题,吊脚楼是我国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民居,大多依山靠河而建,底层架空,便于通风散热、防潮等;碉楼以石片和黄泥土为建筑材料搭建;蒙古包是牧民以动物的毛皮为原料搭建的便于拆迁的一种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当地居民利用黄土直立的性质依山挖建的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与地窨子建筑特点类似。第7题,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地窨子大半部在地下,有利于防寒。
8.C 9.A
10.A [解析] 黄土高原位于内陆地区,居民不以吃海鲜为主。
11.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章 总结提升
1.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图5-T-1
民居 对应的环境特点
吊脚楼 位于    ,顺山坡地势建房
窑洞 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沟谷的崖面上挖掘
江南民居 气温    、降水    ,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四合院 建在地势平坦的    ,院落规则
蒙古包 适用于游牧民族经常搬迁的流动生活
竹楼 气候    ,便于通风透气
2.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1)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服饰
图5-T-2
①图片A中的人穿着厚实的衣服,戴皮帽,适合我国冬季的    地区。
②同是冬季,我国的海南岛气温较高,依旧穿单薄的衣服。
(2)不同民族的服饰
图5-T-3
代表民族 服饰特点
A     妇女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上衣穿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肥大的长裤
B     藏袍,气温低的时候两只袖子都穿,气温较高的时候脱掉一只或两只袖子
C     长袍、皮帽、皮靴等
3.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图5-T-4
给不同特色饮食找到“家”:
A.竹筒饭     a.山西
B.青稞面 b.云南
C.馕 c.西藏
D.酸菜 d.吉林
E.醋 e.新疆
4.地方旅游文化
在景观图片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对应旅游资源的名称:
图5-T-5
  (湘西中考)“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由19世纪传入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读图5-T-6,完成1~2题。
图5-T-6
1.在我国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的功能突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2.目前,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其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 B.保护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
C.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 D.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
  (北京中考)右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3~4题。
图5-T-7
3.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  )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 D.全年少雨
4.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苏绣 (  )
A.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5.(咸阳中考)我国地形与气候复杂多样,导致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差异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云南“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受地形影响
B.四川等地“辣妹子从小不怕辣,辣妹子长大怕不辣”——受气候影响
C.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受地形影响
D.陕西“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受气候影响
  (绵阳中考)地窨子是旧时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当地居民选取附近有水源的山坡,在山坡上开挖2~3米深的长方形凹地建屋,屋子大半部在地下。据此,完成6~7题。
6.与地窨子建筑特点类似的我国传统民居是 (  )
A.吊脚楼 B.碉楼 C.蒙古包 D.窑洞
7.地窨子大部分位于地下,有利于 (  )
A.防寒 B.采光 C.通风 D.取水
  (黄冈中考)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饮食。读图判断,回答8~9题。
图5-T-8
8.下列特色饮食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①所在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干冷
10.(重庆中考)下列关于各地传统饮食习惯的连线,错误的是 (  )
A.黄土高原——海鲜 B.川渝地区——麻辣
C.青藏地区——酥油茶 D.湖南湖北——米饭
11.(成都中考)下列著名景点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  )
A.故宫——河北省 B.都江堰——四川省
C.华山——山西省 D.日月潭——浙江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