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5.3常用表情术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5.3常用表情术语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31 22: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用表情术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体会表情术语在音乐作品中的意义,学会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且能做到用声音表达歌曲的音乐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免于教材的束缚,为学生整理更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回顾、聆听、实践等手段,认识常见的表情术语,体会并感受表情术语所体现的音乐情绪。
(2)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上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及欣赏能力。
(2)学会将常用表情术语整理分类,即哪些适用于乐曲,哪些适用于歌曲。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音乐作品的表情术语,对音乐作品中出现的常用表情术语进行整理分类。
难点:通过对常用表情术语的学习,能够结合表情术语表达对应的音乐情绪。
3、教材分析
《常用表情术语》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音乐知识课,本课的学习需要回顾并搜集大量学过的内容,利用乐曲和歌曲作品实例,并结合一部分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展示音乐的表情术语,让学生通过对表情术语的学习,体会音乐的情绪,从而对大部分音乐作品的表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4、教学过程
1.导入
(1)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除了有调号、拍号、旋律、节奏外,还应该有?(表情和速度),尤其表情术语在一首作品中能够体现作品的音乐情绪,所以,音乐的表情术语就很重要了。
(2)课件展示常见的表情术语,并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内容的学习,将学习卡上更多的常用表情术语进行整理归类。
2.乐曲中的常用表情术语
(1)以外国管弦乐作品《土耳其进行曲》为例
①聆听乐曲的主题部分,感受音乐的情绪。
提问:通过聆听,找出乐曲的规律。
结论:声音的强弱能体现乐曲的情绪。
②用奥尔夫打击乐器为主题伴奏,并利用声音“强弱”体现音乐的情绪。
③知识回顾:认识更多的进行曲,并熟记对应的作曲家
(2)以中国管弦乐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为例
①聆听乐曲的每个主题,并结合学习卡(乐谱)为主题正确排序,并将表情术语对应起来。
提问:通过聆听,找出乐曲主题的规律。
结论:声音的长短(音的长短)或节奏的疏密能影响作品情绪的表现。
②复习更多类型的乐曲中的表情术语:以琵琶独奏《天山之春》为例,钢琴独奏《牧童短笛》为例,民乐合奏《紫竹调》为例,琵琶协奏《草原放牧》为例。
③将以上各类型的乐曲进行整理,并认识作品的表情术语,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
3.歌曲中的表情术语
以童谣歌曲《卢沟谣》为例
①讲述歌曲的段落结构,并分析歌曲的音乐情绪(由四部分构成)
②利用前面学过的技巧:控制声音的强弱和气息的长短,结合分析出来的表情术语,对歌曲的音乐情绪进行表现(演唱歌曲)。
③复习更多体裁的歌曲:以民歌《放马山歌》为例,以进行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为例,以古诗词歌曲《咏柳》为例,以抒情歌曲《留给我》为例,以励志歌曲《男儿当自强》为例;认识这些具有代表性歌曲的表情术语,体会对应的音乐情绪。
4.知识总结
通过一系列课堂内容的学习,将学习卡上的常用表情术语进行分类整理。
整理提示:乐曲一般是通过各种乐器的演奏,表现音乐的情绪,所以我们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音乐的表情;歌曲主要通过人声表达音乐的情绪,我们要从“主观”的角度体会并表现音乐的表情。
5、课后作业
搜集各类音乐体裁中的歌曲和乐曲,试着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体会乐曲的音乐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