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元素 地壳 细胞
O 48.6 65.0
Si 26.3 极少
C 0.087 18.0
N 0.03 3.0
H 0.76 10.0
活细胞中元素含量:
O>C>H>N
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
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细胞与无机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差别很大。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 种
20多
依含量分为
C H O N P S K Ca Mg
Fe Mn Zn Cu B Mo等
记忆口诀
新(Zn)木(Mo)桶(Cu)
碰(B)铁(Fe)门(Mn)
硼 钼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元素缺乏与疾病的相关性:
缺Fe:
人体患缺铁性贫血;果树患黄叶病
缺Ca:
幼年缺钙患佝偻病,成年人缺钙患骨质疏松症;人血液中缺钙会出现抽搐现象
缺I:
人幼年患呆小症;成年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B:
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
缺Zn:
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
缺Si:
患克山病(原发性心脏病)
缺Mg:
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
的进行
玉米和人体细胞部分元素含量的比较
玉米 人
氧 44.43 14.62
碳 43.57 55.99
氮 1.46 9.33
氢 6.24 7.46
钾 0.92 1.09
钙 0.24 4.67
磷 0.20 3.11
硫 0.17 0.78
氯 0.14 0.47
镁 0.18 0.16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种类上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差异.
这说明什么
比较玉米与人组成细胞的元素
C、H、O、N、P、S、K、Ca、Mg、Fe、Mn、B、Zn、Mo、Cu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易错提醒:
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依据是含量的多少(质量),而不是生理作用,含量少的不一定不重要。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必需元素,而生物体中含有的元素不一定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
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
作用: 组成化合物进而构成细胞,如糖类,蛋白质等。
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B,植物只开花不结果
C是最基本元素的原因:C易构成基本骨架,是大分子物质形成的基础。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鲜重状态 干重状态
含量最多的元素
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
O
C>O>N>H
C
O>C>H>N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识图填空
组成细胞的元素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鲜重含水量多,因此O元素所比例大;干重时有机物含量大,因此C元素含量大。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质量分数/%
水 占85~90
无机盐 占1~1.5
蛋白质 占7~10
脂质 占1~2
糖类和核酸 占1~1.5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
思考与讨论:
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2.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又是哪一种?
答: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蛋白质。
如: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较多;花生、芝麻的种子中含脂质较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较多。
提取方法:设法将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或蛋白质?怎样从植物器官中提取这些化合物?
组成地壳的元素在细胞中都能找到( )
细胞中含量很少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依据是其发挥生理作用的大小( )
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实验一 生物组织还原糖、脂
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
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可以鉴定生物组
织中是否含有该种有机物。
1.原理:还原糖和斐林试剂的反应式:
CU2++ OH- CU(OH)2
CU(OH)2 +还原糖 CU2O +2H2O
(蓝色) (砖红色 )
一、还原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只能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不能鉴
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单糖:
二糖:
多糖:
1)制备斐林试剂:4~5滴乙液和
2ml甲液混合,摇匀,现配现
用。
2)样品:2ml梨液+2ml斐林试剂
50-65℃水浴2min
对照: 2 ml蒸馏水+2ml斐林试剂 50-65℃水浴2min
2.步骤:
水浴时注意安全!
1.原理: 2(NH2)2CO 双缩脲 +NH3
双缩脲 + OH- + CU2+ 紫色的络合物
蛋白质分子含有的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相似,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步骤:
样品:2ml鸡蛋清+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 观察颜色,再加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
对照:2 ml蒸馏水+ 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 观察颜色,再加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
3.注意事项:A、B液分先后加。不用加热.
二、蛋白质的鉴定
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0.1g/ml NaOH溶液 0.05g/ml CuSO4 溶液 0.1g/ml NaOH溶液 0.01g/ml
CuSO4
溶液
鉴定物质 可溶性还原糖 蛋白质
使用顺序 甲乙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先加A 1ml摇匀 后加B 4滴,摇匀
反应条件 50-65℃水浴 摇匀
反应现象 蓝-棕-砖红 浅蓝-紫色
1.原理:苏丹Ⅲ为一种脂肪染色剂,遇脂
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
2.步骤:
(1)制作花生子叶切片(花生浸泡3-4小时)
(2)制片观察
①用苏丹Ⅲ染色2~3min
②用50%酒精洗去浮色
③制作临时装片
④镜检:先低后高
三、脂肪的鉴定
1.为什么还原糖鉴定实验中,斐林试剂必须混合后再加,而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加试剂A再加试剂B?
考
思
?
2.为什么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中Cu(OH)2发生反应,蛋白质
只有在碱性环境中才能与CuSO4发生紫色反应,
否则紫色反应会被Cu(OH)2遮蔽。
斐林试剂不稳定,时间长了,Cu(OH)2沉淀在试
管底部,不与还原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