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2022徐汇线上二模讲评
一、世界古代文明巡礼(22 分)
人——是条件,也是意义。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下列文献,将其与“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的文明区域配对。(填字母,每题 2 分,共 10 分)
①B
②E
③C
④A
⑤D
一、世界古代文明巡礼(22 分)
人——是条件,也是意义。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下列文献,将其与“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的文明区域配对。(填字母,每题 2 分,共 10 分)
2.示意图中毗邻大河流域,施行集权统治的区域文明有( )(2 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示意图中以小国寡民为典型特征,凭借其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的区域文明当是( )(2 分)
A.② B.③ C.④ D.⑤
4.就本题中的文献看,古代区域文明皆( )。(2 分)
A.谋求扩张 B.颂扬爱情
C.重视亲情 D.尊老爱幼
一、世界古代文明巡礼(22 分)
人——是条件,也是意义。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下列文献,将其与“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的文明区域配对。(填字母,每题 2 分,共 10 分)
5.从制度及精神层面看,古代区域文明的成果有其共性,那又如何理解“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的观点?(6 分)
古代区域文明既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的表征,又产生了具有共性的文明成果。(2分)
“多元”是为表征,表现在具体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而造就“多元发展格局”的原因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生产力水平和交通条件限制) 。(2分)
但在“多元”表征下,古代很多区域文明中的先民有着以农耕为底色的生产方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在生活中也具有重视血缘关系、敬奉神明等共同的情感取向。(2分)
水平 1:简单枚举古代区域文明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成果(1—4 分)
水平 2: 在水平 1 的基础上,强调历史环境因素对“多元发展格局”形成所产生的作用(5 分)
水平 3:在水平 2 的基础上,能就“多元性”和“共性”展开辩证分析(6 分)
二、“长征”的变化(30 分)
历史——是事实,又是解释。观察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6.根据图一,描述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6 分)
本题答题需要关注以下要素:事件背景、时间、起点、行军方向、重要事件如转折点(或重要人物的作为)及终点(或结果)。
1934 年,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导致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分)
中央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突破国民党军重重封锁,向西挺进贵州,1935年于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领导地位。(纠正了“左”倾错误)(3分)
会后,中央红军继续北上,与红二、四方面军于 1936 年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抵达抗日前线。
(2 分)
二、“长征”的变化(30 分)
历史——是事实,又是解释。观察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7.毛泽东曾在遵义会议上说长征“是由于犯了路线错误,被敌人追赶得不得不走的”。这种审视历史所运用的视角当是( )(2 分)
A.延续与变迁 B.量变与质变 C.目的与手段 D.内因与外因
8.1935 年,朱德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第一次提到“长征”一词,他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1937 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中将“长征”译为“Long March(直译为:长途行军)”;而国民党方面从 20 世纪30 年代至 80 年代一直将中共的长征诬称为“西窜”。你如何看待各方对“长征”表述的差异?(6 分)
1、导致差异的原因在于各方立场不同(2 分);
2、国共双方意识形态对立,出于宣传需要,对“长征”表述自然各执一词(2 分);
3、第三方,美国记者从书名看,虽可能有宣传中共革命之意,但作为纪实文学作品,采用了较为中立的表述方式(2 分)
二、“长征”的变化(30 分)
历史——是事实,又是解释。观察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9.观察图二,如果要为此图拟定一个主题,在下列四项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哪一个?简述理由。(8 分)
①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②抗日救亡运动示意图③日本全面侵华示意图 ④东北抗联斗争示意图
②(2 分)
理由:因为图中信息涵盖了日军在 1931—1936 年间的侵华态势(2 分)、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斗争(2 分)及国共合作与全面抗战的爆发(2 分)
本题的“理由”部分,要求写出日本侵华、中共领导与国共合作下的三方态势;
如果本题学生选择③或④,则得 1 分;“理由”部分最高得 4 分,即本题最高得分不超过 5 分;
如果选择①,本题得 0 分。
10.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结合题两幅地图中的信息,概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8 分)
由于共产国际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指导,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了保存中共革命的力量,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长征开始后,“左”倾领导人的错误指挥,红军锐减,在极其危急的时刻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2分)。
最终,长征成功地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分),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北上抗日等政治主张(1分),播撒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民众(1分),铸就了长征精神(1分),也为日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3分)
本题的回答,尤其需要注意对图二的结合,如只回答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实现了战略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撒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
大民众;铸就了长征精神等,每项 1 分,本大题总得分不超过 5 分。
三、动画作品中的历史问题(20 分)
艺术——写实,兼有写意。阅读以下美国动画《猫和老鼠》中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基都德鼠》一集中,老鼠“痛击”了猫,并于剧末写下“Send more cats”(送更多猫来)。这一情节致敬了发生在太平洋威克岛的战役中,守岛美军在弹尽粮绝时向长官提出“Send more japs”(送更多日军来)一事。
11.根据材料一,推测威克岛战役发生于( )(2 分)
A.甲午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日俄战争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材料二:《小孤儿》一集中,老鼠争抢猫的食物。手持冷兵器的猫难敌使用火器的老鼠。剧末,伤痕累累的猫不得不与老鼠在感恩节晚餐桌前一同祷告。该集剧情集中展现了对美国建国历程的反思。
12.结合右侧剧照,推测其中“猫”喻指的当是北美历史上的哪一群体?结合史实,简述理由。(6 分)
印第安人(2 分);
在开拓北美殖民地的过程中(2 分),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压迫和排斥印第安族群(2 分)
D
三、动画作品中的历史问题(20 分)
艺术——写实,兼有写意。阅读以下美国动画《猫和老鼠》中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基都德鼠》一集中,老鼠“痛击”了猫,并于剧末写下“Send more cats”(送更多猫来)。这一情节致敬了发生在太平洋威克岛的战役中,守岛美军在弹尽粮绝时向长官提出“Send more japs”(送更多日军来)一事。
材料二:《小孤儿》一集中,老鼠争抢猫的食物。手持冷兵器的猫难敌使用火器的老鼠。剧末,伤痕累累的猫不得不与老鼠在感恩节晚餐桌前一同祷告。该集剧情集中展现了对美国建国历程的反思。
材料三:《猫的协奏曲》一集中,猫弹奏了音乐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剧中动画形象所弹奏的音符与原曲琴键完全对应,且指法准确。此集与《小孤儿》和《扬基都德鼠》于 1943—1948 年间三次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1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推测这一时期美国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评奖标准有哪些?
(6 分)并写出一则验证你推测的方法。(2 分)
标准: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材料一)(2 分)
体现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材料二)(2 分)
制作精良(材料三)(2 分)
方式:问询当年奥斯卡奖评委
查阅当时评奖的相关报道档案文献;
查阅并比较这一时期其他获奖作品等。(任一,2 分)
三、动画作品中的历史问题(20 分)
艺术——写实,兼有写意。阅读以下美国动画《猫和老鼠》中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基都德鼠》一集中,老鼠“痛击”了猫,并于剧末写下“Send more cats”(送更多猫来)。这一情节致敬了发生在太平洋威克岛的战役中,守岛美军在弹尽粮绝时向长官提出“Send more japs”(送更多日军来)一事。
材料二:《小孤儿》一集中,老鼠争抢猫的食物。手持冷兵器的猫难敌使用火器的老鼠。剧末,伤痕累累的猫不得不与老鼠在感恩节晚餐桌前一同祷告。该集剧情集中展现了对美国建国历程的反思。
材料三:《猫的协奏曲》一集中,猫弹奏了音乐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剧中动画形象所弹奏的音符与原曲琴键完全对应,且指法准确。此集与《小孤儿》和《扬基都德鼠》于 1943—1948 年间三次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材料四:曾经人们认为只存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形式。 1911 年,有人提出电影是“第七艺术”;20 世纪中叶起,电视被视为“第八艺术”。进入 21世纪后,电子游戏开始逐渐被认为“第九艺术”。甚至有专家指出“人人都是艺术家”。
14.结合所学,说说你认为 20 世纪以来艺术形式渐增的原因有哪些?(4 分)
科学技术的进步(创作工具的发展);
人类对于艺术定义的延展;
人类对多元艺术审美观念的包容;
人类表达自我艺术认识的需求;(任二,每项 2 分,共 4 分)。
四、革命的“中国之行”(28 分)
革命——除旧,犹意布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说文解字》载,“革”意为“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命”则指由命令而产生的秩序。《尚书》云:“殷革夏命”。《周易》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15.《尚书》与《周易》中的“革命”之意当是( )(2 分)
A.观念变迁 B.王权易手 C.篡逆谋反 D.生产变革
材料二:1890 年,王韬著《重订法国志略》时,因受日本影响,首次用了“法国革命”一词。该书只有三处涉及“革命”的文字,分别是“定四疆畛域,如革命前”“定法国界,较之革命以前差为袤广”“法国自革命以来,全欧战斗二十余年”。其著中称:“(法国)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顾迹其祸之由来,不能和众而得民心,自恃居民之上,而好恶不与民同,怨之所及,足以亡身”。
16.王韬批判“法国革命”意在( )(2 分)
A.奉劝天子勤俭奉公 B.标榜本人忠君爱国
C.怒斥法人大逆不道 D.规劝君主顺应民意
四、革命的“中国之行”(28 分)
革命——除旧,犹意布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说文解字》载,“革”意为“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命”则指由命令而产生的秩序。《尚书》云:“殷革夏命”。《周易》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材料二:1890 年,王韬著《重订法国志略》时,因受日本影响,首次用了“法国革命”一词。该书只有三处涉及“革命”的文字,分别是“定四疆畛域,如革命前”“定法国界,较之革命以前差为袤广”“法国自革命以来,全欧战斗二十余年”。其著中称:“(法国)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顾迹其祸之由来,不能和众而得民心,自恃居民之上,而好恶不与民同,怨之所及,足以亡身”。
材料三:1903 年,邹容于《革命军》中道:“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17.归纳并提炼上述三则材料中对“革命”认识的异同。(9 分)
同:都指向政权更替、都使用暴力手段(任一,2 分);
异:对“革命”一词的价值判断不同(1 分)
材料一认为“革命”是“顺天应人”的正义结果(2 分);
材料二中“革命”的实意为“悖乱”(2 分);
材料三中之“革命”不仅指政权更替,更包含着破除封建制度的正当诉求,追求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2 分)
四、革命的“中国之行”(28 分)
革命——除旧,犹意布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说文解字》载,“革”意为“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命”则指由命令而产生的秩序。《尚书》云:“殷革夏命”。《周易》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材料二:1890 年,王韬著《重订法国志略》时,因受日本影响,首次用了“法国革命”一词。该书只有三处涉及“革命”的文字,分别是“定四疆畛域,如革命前”“定法国界,较之革命以前差为袤广”“法国自革命以来,全欧战斗二十余年”。其著中称:“(法国)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顾迹其祸之由来,不能和众而得民心,自恃居民之上,而好恶不与民同,怨之所及,足以亡身”。
材料三:1903 年,邹容于《革命军》中道:“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材料四:据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一书中的统计:19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中国文献中“大乱”与“革命”两词时常混用,但从总体上看,1900 年前“革命”一词的使用次数极少。1919 年,“革命”一词的使用频次开始以指数曲线上升。1921 年“革命”一词的使用有 880 次左右,1923 年增长到近 2000 次,1926 和 1927 年,其使用次数更是达 4000次以上;与之相对的是,“维新”“改革”“改良”等词的使用频次被“革命”逐渐抛在身后。1949 年,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至 21 世纪初,“革命文化”一词开始广泛使用。
18.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含义变迁的认识。(15 分)
革命一词的含义,随中国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大。古代含义为政权合法的依据,但近代以来,在民族危机,探索救亡,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在选择性吸收西方革命观念的过程中,通过全面或部分引进现代政治观念和价值,并加以重构,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革命”意涵,折射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救亡图存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革命一词的含义,随中国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大。在中国古代,“革命”一般是指冠以“顺天应人”名目下的政权更替,“革命”是为了为中国古代政权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19 世纪末,具有近代西方政治学意义的“革命”一词由日本传入中国。在列强瓜分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国人对“革命”意涵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王韬在其著作中虽然最先使用了“革命”一词,但其含义几乎等同于“悖乱”,其反对革命倡导改革。且这一时期中国文献中“大乱”与“革命”两词的混用说明了当时国人对于“革命”的认识仍停留在政治秩序层面,1900 年前“革命”一词的使用频次也说明了当时社会对“革命”一词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限。1900 年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设社会,民族危机深重。“革命”一词不再只是改朝换代的代名词,在邹容的著作中,“革命”不仅要求推翻满族统治,更要求效仿西方,建立以自由、平等为基石的近代政府。此后“革命”一词开始有了“社会进步”“彻底变化”与“根本变革”的含义。民国时期,尤其是在五四以后,“革命”一词使用频次的激增与“维新”“改革”“改良”等词的使用频次被“革命”逐渐抛在身后在身后这一事实,也说明了从民国体制演进至北洋时代的过程中,社会各界要求彻底变革现行制度的思想潮流,国民革命开始勃兴。“革命”在这一时期不仅意味着进步与秩序的彻底变革,还成为社会行动、政治权利正当性的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以武装斗争为手段实现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与近代西方意义上的“革命”概念有所区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过程中,“革命”的含义开始突破了政治理论的范畴,被赋予了精神文化和道德层面的价值,至 21 世纪初,“革命文化”一词开始广泛使用。折射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救亡图存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革命一词的含义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时代的局限,尤其在古代实现了王权的更替,但都推动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尤其推动了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的探索救亡;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最终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的演变过程。可见,社会历史发展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中国社会“革命”的含义始终涉及暴力手段下政治秩序的重构,但重构指向的差异,亦是中国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表现。我们不仅在文明的互鉴中能够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重构,更要能运用唯物史观这一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