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2分)
A.瀑布(pù) 凝望(níng) 服侍(shì) 血气方刚(xuè)
B.幼稚(zhí) 挑逗(tiǎo) 枯槐(kū) 祸不单行(huò)
C.颤抖(chǎn) 迸溅(bèng) 笼罩(lǒng) 忍俊不禁(jùn)
D.魂魄(pò) 忏悔(chàn) 繁密(mí) 仙露琼浆(qió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
幕老了。
B.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C.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秩,我的天真了。
D.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桨?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3.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半斤八两,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B.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C.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4.选出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2分)
A.人生是一次逐渐不断选择的旅行,当千帆过尽,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修改:将“一片”和“属于自己的”换位。
B.人的心灵如浩渺瀚海,如果不断接纳象征希望、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长存风华。
修改:将“如果”改为“只有”。
C.勇气是逆境中绽放的光芒,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改变。
修改:在句末加上“的机会”。
D.在人生道路上,许多不可复印的第一次,让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修皮:指“复印”改为“复制”
5.文言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登幽州台歌》中描绘了诗人孤寂与苦闷心情的诗句是 , 。
(2)《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这一境界的句子是
, 。
(3)《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6.阅读《骆驼祥子》中的选段,完成下列习题。(2分)
选段【一】: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选段【二】:她今天也异样,不知是电灯照的,还是擦了粉,脸上比平日白了许多;脸上白了些,就掩去好多她的凶气。嘴唇上的确是抹着点胭脂,使她也带出些媚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祥子提出用工钱做赔偿,但曹先生并没有扣他的钱。
B.虎妞发现自己怀孕了,就逼迫祥子和自己结婚,于是和父亲刘四爷闹翻,与祥子出走。
C.选段【一】连用三个“那么”,可以看出祥子对新车的喜爱和实现愿望的兴奋。
D.祥子发现跟踪曹先生的孙侦探就是当初抓自己的乱兵排长,两人狭路相逢。孙侦探敲诈了祥子的所有积蓄,这让祥子再次陷入人生的低谷。
7.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派出所的周警官仔细回看了停车场的监控视频,确定欣欣并没有划车的举动
②而欣欣只不停地说“不是我划的”,事情陷入僵局
③欣欣的爸爸虽然相信欣欣的话,但为了息事宁人,主动提出赔偿车主
④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有私家车在停车场被划,监控显示只有欣欣靠近过这辆车
⑤一个10岁的小朋友避免了被冤枉。
A.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⑤①③ C.④②③①⑤ D.④①②③⑤
8.综合实践活动。(8分)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开展了“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出一条活动标语。(2分)
(2)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诗词名句。(3分)
(3)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春节假期延长了,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扬州很多的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驰援武汉,奋战在防控疫情最前线,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现在,他们回来了,请你用最深情的语言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不少于3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每题4分,共16分)
紫藤萝瀑布
宗璞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5)'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7)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8)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
(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10)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9.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紫藤萝花,体现了紫藤萝的什么特点?(4分)
10.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11.文章第(8)段插入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何作用?(4分)
12.试从表现手法和人生感悟的角度比较本文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异同。(4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二)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14分)
同样是看手机,你shū了吗?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 5G富媒体实验室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思客早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众①的读书习惯,累计回收有效问卷6660份。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截至2021年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 73亿,刷短视频已经成了“杀时间”第一利器。被短视频“霸屏”的你,有多久没读书了?我们分析了这6660份调查数据,为你描绘短视频冲击下读书人的变与不变。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并非如此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71.45%的受访者表示读书是为了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最近登上热搜的中科院博士的致谢,让我们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读书主要可以开阔眼界、提高修养,有受访者说,“读书是认识世界的捷径”。
想读书,但多数受访者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79. 91%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影响阅读完成率。有受访者说,“下班回家还要做饭看孩子,没时间念书”“阅读要动脑子,但有时候累了脑子就不转了”。
51%的受访者平均每天阅读时长低于1小时。30~60岁的中年阅读群体,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1~2个小时的比例较高。
43%的受访者表示空余时间被短视频、游戏等活动占据,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有受访者说,“不是不想读书,实在是短视频太吸引人”“手机刷着刷着,天就黑了”。但也有受访者表示,“短视频里别人分享的书,我会找来读”“玩手机虽然占用时间,但也为读书提供了新入口”。
受访者中,超八成是“地铁读书人”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电子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调查显示,82.18%的受访者选择用手机读书,70.39%的受访者会读纸质书,有声书阅读的比例则超过三成。《2020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人均纸质书阅读量6.2本,比2019年减少2.6本。2020 年电子阅读付费用户中,26.8%的人每月平均花费100元及以上,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买单。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书成了通勤②路上最好的陪伴。调查显示,85. 4%的受访者会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阅读,且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城市化的进程滚滚向前,人们通勤的时间也有所增长,在每日枯燥无聊的上下班路上,时间完全属于自己,人们通过读书来“充电”、放松。
17~22点是阅读的“晚高峰”,超七成受访者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对多数人来说,白天的阅读时间趋于碎片化,晚上时间相对完整,没有太多社会活动,在这个时间段用来读书的,人也更多。75%的受访者表示,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13%的受访者每月能读完至少4本书。20 岁以下受访者平均每月读完1~3本书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83%。
“硬核书籍”与“心灵慰藉”是多数入的阅读选择
过去的一年,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书单。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小说、文学、励志与心理学类书籍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中都更受欢迎。法律类、童书教辅、学与自然、历史政治、理财投资等“功能型”或“学习型”书籍也在不同人群中各有增长,且集中度更高。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追求新知识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思客调查显示,20~29岁的年轻人,更偏好文学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习资料书籍。
2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文学艺术类、娱乐休闲类、专业学习类资料书籍更受青睐。,90.95后的年轻人爱读哪些红色著作?京东大数据显示,《红星照耀中国》《苦难中国》等书籍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睐。1985 年以后出生的读者越来越愿意读《毛泽东选集》等著作。无论是寻求心灵慰藉还是追求新知识,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在充满诱惑与忙碌的时代,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
[注释]①受众: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等。②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13.下面结论与上文信息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短视频用户规模暴增,是由疫情导致的。 B.中年群体的空余时间完全被短视频占据。
C.通勤者用完整的时间来读的都是电子书。 D.年轻人有着较为集中的阅读方向和兴趣。
14.“同样是看手机,你shi了吗?”题目中有奧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有同学认为,上文只呈现客观事实,没有体现作者的态度与倾向。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结合上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16.联系.上文和下面资料,结合你阅读教材中某一部名著的真实体验,写出你对“硬核书籍”的理解。(4分)
[资料]硬核: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近年来,其含义进一步引申,人们常用“硬核”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如“硬核规定”“硬核妈妈”“硬核玩家”“硬核人生”等等。(摘自《2019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2020年第1期)
三、诗歌鉴赏(每题4分,共1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提示写出你的感悟。(2分)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要再坚持一下,你也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 。
(三)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21-22题。(共4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 ① 的自然之景,抒发了 ② 之情。(2分)
22.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A
2. B点拨:A项“幕”应该为“暮”,C项“秩”应该为“稚”,D项“桨”应该为“浆”。
3.A 【详解】A.半斤八两: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含贬义)与语境不合;B.姗姗来迟: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姗姗:走得缓慢从容。使用正确;C.十拿九稳:意思是比喻很有把握。使用正确;D.变化多端: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使用正确;
4.A 【分析】A.有误,“一片”和“属于自己的”换位修改错误。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本题中“一片“是数量短语,“属于自己的”是动词短语,顺序应是“一片属于自己的”,原句正确,不应做修改。
5.文言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B 7.C
8.(1)示例:我的中华,我的魂!树时代新风,立爱国壮举。 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2)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示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你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于身后,舍小家为大家,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因为有了你们,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你们是我们青年一代学习的榜样!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每题4分,共16分)
9.色 形 味 繁茂、生机勃勃 (4分)
10.比喻/化静为动,将盛开的花比喻成帆,笑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饱满、旺盛、灿烂,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生命的喜爱、赞美之情。(4分)
11.对比。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得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紫藤萝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4分)
12.异:《紫藤萝瀑布》托物言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
同:都表现了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乐观的人生感悟。(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14分)
13.D
14.示例:首先“shū”拼音中藏着奥秘。“shū”可理解为“书”“输”“舒”等多种意思。书:你读书(看书、听书)了吗?输:你让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了吗?“碎片化时间”你利用了吗?从“读书对于你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说,你输了吗?舒:你舒展身心了吗?你获得“心灵的慰藉”了吗?其次,题目中“同样”词,则有对比之意,启发读者领会读书与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结果。“shū”中藏着奥秘,“同样”藏着对比,可见作者匠心。
15.示例:不同意。作者是有态度和倾向的。一方面,作者基于“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的立场,尊重短视频“霸屏”、受访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等生活真实;另一方面,作者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的倾向,比如“杀时间”的“杀”、“可现实并非如此”的“可”、对中科院博士的致谢给予我们的道理的肯定、上班族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硬核书籍”与“心灵慰藉”书籍需求的增长等,都暗示着这是作者愿意看到的现象。“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也流露出作者的期许:愿读者在成长中感悟读书的意义。所以说;作者的倾向还是明显的。
16.示例一:“硬核书籍”,上文主要从功能角度解说,指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的书籍;根据资料,“硬核书籍”指有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书籍。如《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纪实作品,对初次接触纪实作品的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读完了这本书,不仅了解了纪实作品的特点,了解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也感受到红军百折不挠的精神,还感受到斯诺作为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探求真相的可贵勇气。由此我认为,之所以称得上“硬核书籍”,更在于它有“很厉害”“很刚硬”的特点,可以滋养心灵,引导我们打好精神的底子。
示例二:上文对“硬核书籍”的理解比较浅显,不够“硬核”。“硬核书籍”的价值,就在于它“很厉害”。那么,“很厉害”的是什么呢?就名著阅读而言,我认为真正“硬核”的,应该是多年以后,还可以沉淀在读者的生命和血液中的记忆,给人深刻启迪,随着年岁渐长,体会越深。比如《围城》,钱钟书先生用犀利的文笔,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被现实所困的故事。我深刻地感觉到,《围城》中的围城,是荣辱之围城、利害之围城、进退之围城、人情世故之围城。思客说:“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诚然,人生的困局,亦是成长的机遇,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硬核书籍”。
三、诗歌鉴赏(每题4分,共1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17.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绘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18.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19.B
20.示例: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三)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21-22题。(共4分)
21.①白日西斜,广阔天涯②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22.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