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1 09:0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是什么?
2.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3.《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是什么事件?
4.北宋施行的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风气的政策是?
5.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措施有哪些?
重文轻武
陈桥兵变或“黄袍加身”
赵匡胤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①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②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西夏王陵
契丹人
1.契丹(辽)的建立与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国号:
民族:
措施:
作用:
10世纪初
上京临潢府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契丹(有时又称辽)
契丹族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国力不断增强
契丹货币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北宋)苏颂
契丹族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大明塔
2.西夏的建立与发展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国号:
民族:
措施:
11世纪前期
兴庆府
西夏
党项族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元昊
西夏文契约
西夏货币
3.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羌
政权 辽 北宋
时间 916年 1038年
建立者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重大事件 陈桥兵变重文轻武 宋夏议和
澶渊之盟
耶律阿保机
960年
西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燕云十六州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战:
和:
澶渊之盟内容:
※评价澶渊之盟:
①议和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②议和使边境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宋朝给辽岁币②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宋真宗时期——澶渊之盟
辽太宗时——占燕云十六州;
宋真宗时期——澶渊之战;辽军大举攻宋,寇准劝皇帝亲征,士气大振,宋军打退辽军。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1) 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宋真宗。 澶渊之盟。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使宋辽很长时间保持着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

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当时在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叫榷场。
(1)战:
(2)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上京
兴庆府
东京

西夏
北宋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夏向宋称臣。
同: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四、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课堂总结

北宋
西夏
建立时间: 10世纪初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临潢府
民族:契丹族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开封
都城:兴庆府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
民族:党项族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共同开发北方地区
元昊出兵
宋夏和议
政权特点:
政权并立
1.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好奇。统一契丹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耶律阿保机 D.赵匡胤
随堂训练
C
随堂训练
2.“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3.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A
B
4.下列活动,与耶律阿保机无关的是( )
A.提倡农业 B.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C.建立契丹国 D.获幽云十六州
5.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是( )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
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D
C
随堂训练
6.下列选项与辽、西夏和北宋对峙局面符合的是(  )
A
B
C
D
A
7.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议和时你答应的条件是(  )
A.宋向元昊称臣 B.宋给西夏岁币
C.北宋撤回军队 D.西夏给宋岁币
B
【澶渊之盟】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1、结合材料一、和二所学知识,请你分别从辽、北宋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个方面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宋夏和议】
材料一 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
2、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盟约的内容?当时西夏在位的皇帝是谁?
宋夏和约。 元昊。
3、 试比较宋夏和约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
都是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都是北宋送给少数民族岁币;都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都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