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5.2染色体变异(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5.2染色体变异(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23: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组的概念。
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马铃薯和香蕉的染色体数目表。作为野生植物的后代,许多栽培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却与它们的祖先大不相同,如马铃薯和香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讲解问题为:
1.从上到下依次填写:12、24、11、异常。
2.因为香蕉栽培品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33条,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无法形成受精卵,进而形成种子。
3.能形成种子的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偶数吗?香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是偶数,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是如何繁殖下一代的?
教师: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
2.新课讲授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师: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教师:我们在学习二倍体和多倍体之前,应该学习染色体组。二倍体和多倍体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包括数条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
教师:那么什么叫二倍体呢?
教师: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统称为多倍体。
教师:讲解三倍体和四倍体的形成原因。
教师:三倍体因为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香蕉、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果实中没有种子,原因就在于此。
教师:在自然界,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多倍体在植物中很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
教师:展示多倍体植株的图片,讲解其特点。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讲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低温处理、用秋水仙素诱发等。
教师:展示蜂王、雄蜂和工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不同之处。
教师:蜜蜂的蜂王和工蜂的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而雄蜂的体细胞中只有16条染色体。像蜜蜂的雄蜂这样,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叫作单倍体。
教师:展示单倍体植株的图片,讲解其特点。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这一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验步骤。若有条件可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也可以展示相关实验视频。
教师:那么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教师: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能都与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着丝粒分裂后没有纺锤丝的牵引作用,因而不能将染色体拉向细胞的两极,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教师:展示猫叫综合征患儿的图片。讲解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猫叫综合征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
教师:通过展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示意图,讲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实例。
教师: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教师:那么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基因突变是基因上某一位点的改变美术与分子水平的变异,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为细胞水平的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板书设计】
5.2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二倍体、多倍体以及单倍体的含义
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缺失、重复、易位、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