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科学探究
2021生物中考专题复习
1、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
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
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2、能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
设的可检验性;
3、能拟订探究计划。选择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确定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4、能进行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数据
的可靠性。
5、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
6、掌握重点实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考点列举: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现象分析与得出结论;评价实验等
考纲要求
科学探究
本部分知识在历年中考中都占有很大比重。其考查形式主要是与其他专题的内容相结合,或单独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对照实验的设置,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
素养渗透: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开展科学探究,有利于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实验探究步骤 基本要求
1、 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发现并表达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2、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3、 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4、 按计划进行研究,并收集所得数据、记录实验现象等资料。
5、 分析所得数据、现象等实验资料,经缜密的推理,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6、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步骤
例1:枝条A保留全部枝条,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他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并在每个量筒的水面滴加植物油。将上述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液面的变化。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C
分析现象,找准变量,明确相关联的生理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假设是应用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考点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例2:(1)如果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选
择 和 形成对照。
(2)实验中每组的棉花上都放了25粒豌豆种子,
如果只放2粒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种子数量多一些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甲
乙
对照实验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采取多个个体,或者重复实验,或对结果取平均值等方法
考点2、设计实验方案
围绕变量设置对照试验!
例3:
(1)A组与 C组形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可探究 。
(2)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鸡卵孵化的影响,B组表中的①处
应该填 ,并与 组形成对照。
(3)按上题所填,A组和B组能否形成对照?为什么
空气
不涂凡士林
C
不能形成对照。因为有空气和温度两个变量。
空气对鸡卵孵化的影响
提示:在一组对照实验中,有且仅有一个条件不同,
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即单一变量原则。
考点3:现象分析与得出结论
例4:(1)当酒精的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因酒精浓度过大
而导致 ;
(2)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3)根据上述实验,谈谈你的生活启示 。
(4)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应该 。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如实记录,重新实验。
C、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死亡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心跳次数随酒精浓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浓度时,心跳次数随酒精浓度增加而减少,直至死亡。
不要过量饮酒
B
实验结论是对实验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回应。
解题方法: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仔细观察图像信息、表格
数据等,认真分析,找到规律,得出结论。
考点4:评价实验
例5、请根据自己的实验体会回答问题: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维持
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上滴 。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材料用
具无需用到的是( )
A.培养皿 B.滴管
C.显微镜 D.盖玻片
生理盐水。
复习要求:理解重点实验的实验原理,熟记操作步骤,
掌握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D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时,若要使视野由
甲变成乙,请选择规范的操作步骤并排序(填序号)
。
②⑤④
①向上移动玻片 ②向下移动玻片
③调节粗准焦螺旋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转换器
(1)甲、乙两同学在步骤4的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
请改正过来:
(2)甲、乙两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论都可靠吗?请对实
验结论不可靠说明理由。
(3)请你对甲同学的实验提出改进意见:
把各自摘下的叶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两
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
甲同学结论不可靠。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缺乏科学性。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
来,然后移到阳光下接受光照。
例6:
实验结论是否正确等。
解题思路:
实验方案是否围绕变量设计;
实验原理是否科学;
实验材料和用具是否正确;
是否形成对照实验并控制单一变量;
操作步骤是否合理;
是否避免了偶然性;
例题.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某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
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将装置放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装置中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
(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 。
答案 (1)光 单一变量 (2)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 (3)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
解析 (1)实验的设计中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条件不同,故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的原则。(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鼠妇大都集中在阴暗处,很少处于明亮处,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还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这样就能保证水分是唯一的变量,排除了光照条件的影响。
素养要求:对照实验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生物学科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本题通过探究“鼠妇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变量的分析和控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素养培优训练
1.进行实验探究时,若要使已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下列做法通常无效的是( )
A.增加自变量的数量
B.同一实验者重复实验
C.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
D.不同实验者重复实验
答案 A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若要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应选用的装置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和④
答案 A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分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其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以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碘液分别是用来染色和检测淀粉的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需要测三次,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D.“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测得大花生中有小花生,一定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 D
解析 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由环境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D项错误。
4.为说明吸烟有害健康这个事实,某学习小组做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用的水蚤可随机挑选
B.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C.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
D.需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率变化
答案 A
5.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疾病,某科研机构用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鸡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小鸡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10只 不做处理,正常喂养 小鸡全部存活
乙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死亡
丙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存活
丁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B.每组实验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
C.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而不是用1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D.丁组实验结果预测:部分小鸡成活,部分小鸡死亡
答案 D
解析 由表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由乙组和丙组可以分析出,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会导致小鸡死亡,而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能存活。这是因为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进入鸡体内后,会刺激身体产生抗体,抵抗该病毒。故丁组中先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使身体产生抗体,然后再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抗体会抵抗该病毒,因此小鸡不会死亡,全部存活,故D项错误。
6.实验一“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的装置如图一;实验二“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装置如图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针对实验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
(2)实验一中的A和B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3)实验一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可增设 组。
(4)实验二中,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5)实验二中,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该气体对维持生物圈中 和 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1)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 (2)无机盐 (3)重复
(4)甲与乙 (5)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自拟实验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 拌 不搅拌 搅 拌
温 度 37℃ 37℃ 37℃ 100℃
滴加碘液
要求:1、模仿以上六个例题,根据这个实验自拟题目至少2道;
2、表中空格可以根据自己拟题需要自主补充。
自拟探究题举例:
1、如果要探究唾液是不是可以消化淀粉,试管2
怎么处理?
2、如果实验中试管1中滴加碘液时出现了蓝色,
可能会是什么原因?
复习建议:
1、掌握课本中的重点实验!
2、创新复习课本中的重点实验!
3、学会从课本中发掘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