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北方地区
人教版
八年级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风情、地貌景观
3.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 …
… …
壹
文明的摇篮
乌鞘岭
长 城
秦 岭
太行山
黄土高原
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
南连秦 岭
北抵长 城
位置范围
位于黄土高原的省级行政区
晋、陕、甘、宁
位置范围
东南部有少部分是河南省
黄土高原的范围图
黄土高原的干流是:
,
黄土高原的支流有:
、 ,
、 。
泾渭分明:泾河水、渭河水一清一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黄河
洛河
泾河
渭河
汾河
黄河(母亲河)
汾河
洛河
泾河
渭河
主要河流
位置范围
历史悠久
渭河平原——原始农耕文明
炎黄子孙——华夏文明
延安——革命根据地
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窑洞
是富有当地民俗特有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信天游
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狂、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
安塞腰鼓
黄土风情
… …
… …
贰
风吹来的黄土
由来
黄土来源
中亚
蒙古高原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的。
说明: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
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川
黄土地貌的形成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塬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墚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峁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 …
… …
叁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3
降水
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2
植被
植被稀少,涵养水土能力差
4
坡度
地形破碎,坡度大
1
土质
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过度垦牧
采矿
修路
导致土地肥力下降;
危害
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河段,黄河携带的从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几乎全部经过这里。据三门峡水文站实测,黄河最高含沙量达746千克/米3 ,年平均输沙量大16亿吨。
使河水含沙量剧增;
造成旱涝灾害频繁;
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土流失的危害
… …
… …
肆
水土保持
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减少地表植被压力,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减少水土流失。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生产措施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