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1 12: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张高秋
“吴丝”是吴地出产的丝弦
“蜀桐”是蜀地出产的梧桐木
吴丝、蜀桐是制作箜篌的最佳材料,用借代的手法,用部分的丝、桐木指代整体的箜篌。
“张”是调试琴弦,此处也可以指弹奏。
“高秋”是时间,秋天。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空山凝云颓不流
箜篌声一旦响起,山为之空,云为之凝。似乎云因为听到李凭的演奏而忘记了下坠,采用夸张的手法极力写出李凭音乐的感染力。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江娥”就是湘妃,舜帝驾崩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的泪水沾染到了竹子上,形成斑竹。素女是神话传说中擅长鼓瑟的神女。
这一句可以理解为李凭演奏的音乐非常的哀婉愁怨,让湘妃哭泣,素女哀愁。
“中国”,就是中原,指的是京城长安。
先写音乐,再写在京城演奏音乐,给人一种李凭的音乐之声遍布长安城的感觉。这箜篌之声传得很远很远,在长安高清的秋空中蔓延。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用一个“鸣”来形容凤凰的叫声,和“玉碎”之声相对,玉碎是清脆,但尖锐细碎;而凤凰的鸣叫,高亢嘹亮,这就写出李凭音乐的变化。
芙蓉为之哭泣,香兰为之笑。“泣”是写音乐的催人泪下,是音乐的幽咽低沉;“笑”是声音的欢快愉悦。让听觉的音乐,用视觉的颜色和嗅觉的味道来形容。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融:消融。冷光:寒冷的气息。
李凭的演奏似乎把整个长安城的冷光都给融化了,说的是他的音乐笼罩在长安城上空改变了城市的气候。这是在写他演奏的音乐热烈激越。
二十三丝:箜篌,此处是李凭的乐声。
动:感动。紫皇:人间天上最高统帅,也称玉皇。
连天上的紫皇都被李凭的音乐声感动了。这就是“惊天”。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补上的那一块又被李凭的音乐被惊呆了,甚至于掉落下来,从破裂处落下秋雨。
逗:是诱惑、吸引。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凭似乎进入神山,在教喜好音乐、善弹箜篌的成夫人演奏。成夫人是《搜神记》中的人物。
美妙的音乐使得老鱼跳出水面,使得瘦蛟伴随音乐的节拍起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质:月宫里的吴刚。
吴刚因为听到音乐而深深沉醉,忘记了睡觉,依靠着桂树;月宫中的玉兔被斜飞的露水打湿了,但浑然不觉。


小结
这首诗歌分演奏前的调弦、正式的演奏和演奏后三个阶段。笔墨主要集中在演奏中。
写李凭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听众的感受来表现李凭演奏技艺的高超。从音乐的效果方面写出了李凭箜篌之声低沉、哀怨、清脆、高亢、幽微、激越、以及无声胜有声的变化过程。
李凭的音乐将听众带入到广阔的天地之间,如梦如幻,声音中有画面有味道,有神话,有传说,诗人的想象超越时空的限制,典故俯拾即是,这些神话人物所构成的诗歌意象,奇特、跳跃,似乎李贺并不满足于现实的世界,只有在神怪天地才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练习
1.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4分)
2.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4分)
3.请简要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4分)
注意课文注释:1、2、6、7
1.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4分)
答: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2.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清脆,“凤凰叫”写声音的和缓,“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惨淡,“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清丽,有形神兼备之妙。
3.请简要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4分)
答:诗人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中,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对乐曲的感受和评判,运用通感和夸张的手法来描写乐声,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