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北 美 地 区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能够根据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美洲自然环境与交通、经济发展的关系。
23o26’N
白令海峡
墨西哥湾
丹麦海峡
一、北美概况
160oW
20oW
1.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3o26’N—85 N,20 W—160 W )
2、海陆位置:
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3.相邻位置:
东北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部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相连。
4.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等。
北冰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巴拿马运河
(1)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2)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南北纵列分布带,即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4)南部和北部沿海海岸线曲折。
二、北美地形特征(P31)
三、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
冬季,北冰洋冷气流可长驱直达墨西哥湾,导致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低于0℃,并形成暴风雪寒潮天气。
夏季,来自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北美,普遍暖热。
西部海岸线附近的高山南北走向,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1.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在美国分布广泛的原因。(提示: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角度进行分析)
美国主要位于温带地区;
2.试从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以及气候角度分析美国龙卷风多发的原因。(6分)
地形:贯穿南北的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自北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地理位置:美国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有墨西哥湾,水汽丰富。
三、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
2. 描述北美中东部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推测美国东部山地东西两侧降水的季节差异。
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缓慢递减,降水量线稀疏。
夏季山地东侧降水量大于西侧,冬季山地西侧降水量大于东侧
冬
夏
三、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起伏大,使气候垂直差异大
西部海岸线附近的高山南北走向,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带)。
迎风坡一侧形成地形雨,降水多。气候呈带状南北延伸;
山间盆地东西两侧水汽都难以进入,降水急减,降水量线密集
地形起伏大,使气候垂直差异大
3. 北美西海岸分布的气候类型有什么?此类气候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三、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创新设计P343)视角二 考查地形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2.(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气候特征差异
高低
温差
气温
降水
总量
季节变化
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年降水量较少
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创新设计P343)视角二 考查地形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2.(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2)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8分)
温哥华属 气候,
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_。
温带海洋性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1.密西西比河
水文特征——径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流速较稳,含沙量较小;
水系特征——发源于五大湖附近,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系结构呈树枝状。
航运价值:①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②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③流经中部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④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通航里程长;⑤流经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客货运量大;⑥有运河与五大湖相连,并与铁路、公路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可实现水陆联运、河海联运。
四、北美的河流和湖泊
科罗拉多河
密西西比河
圣劳伦斯河
四、北美的河流和湖泊
自西向东:苏、密、休、伊、安
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
五大湖为冰蚀湖,构成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促进了北美的经济繁荣。
五大湖的成因:
冰川侵蚀形成洼地,当大陆冰川后退后,积水而成湖。
(2011·浙江卷)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
冷空气经过未结冰的湖面时,增温增湿;
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湖泊对天气的影响——大湖效应
世界四大黑土分布区
五、土壤
小麦和林牧业区
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小麦区
(春)
小麦区
(秋)
乳 畜 带
玉 米 带
混 合 农 业 区
棉 花 带
亚热带作物带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现代化、机械化。
六、农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操作;土壤肥沃。
降水较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纬度较高,气候湿冷,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城市
、人口分布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发达而便利。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光热充足,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
工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工农业产值、对外贸易量居世界第一。
钢铁、汽车、化学等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
宇航、
电子、
飞机制造等
七、工业
旧金山的“硅谷”: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b.气候宜人
c.全世界人才高地(科技)
d.交通便捷(靠近航空港)
e.市场稳定(政府军事定货)
f.创新环境与文化
东部工业:
具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充足的水源;便捷廉价的水陆运输;拥有纽约、费城、波士顿、巴尔的摩等重要港口,对外交通联系十分便利;雄厚的工业基础;市场广阔;科技实力雄厚等
洛杉矶(人口1453万)的航空航天工业区位:
石油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协作条件好
南部工业:世界石油之都——休斯顿:
墨西哥湾油气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
(课时作业P501)(2021·河南5月“领军考试”)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用厚厚的冰砖筑成冰屋来适应严寒的气候。冰屋直径平均约四五米,“深挖坑、高筑台”是内部的显著特点。下图为冰屋的横截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冰屋保暖防寒的原理,正确的是( )
A.冰砖能将太阳辐射透射进室内
B.出入口能阻挡冷空气进入室内
C.运用冰的导热性,使室内外热量及时交换
D.巧妙运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
2.冰屋各结构的主要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台方便储藏物品
B.窗户上的冰砖反射阳光,增加光照
C.深坑用于生活起居
D.出入口设置低矮,可躲避野生动物
D
厚度大,太阳辐射不能透过
保持热量不易散失
不能完全阻挡冷空气;
低矮:减少进入室内的冷空气
室外气温低
起居生活
储存食物
B
(课时作业P501)(2021·河南5月“领军考试”)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用厚厚的冰砖筑成冰屋来适应严寒的气候。冰屋直径平均约四五米,“深挖坑、高筑台”是内部的显著特点。下图为冰屋的横截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D
3.出入口最适宜的朝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位于背风地带,光热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