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习题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习题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01 12:2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夯实基础
1. 与同纬度的大陆西岸沙漠广布的景观相比,我国长江三角洲成为特殊的“鱼米之乡”,得益于(   )
全年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
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 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
D. 全年高温多雨的雨林气候
B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图K7-2-1),完成2~3题。
2. 图中数字序号与所表示的城市的连线,正确的是(   )
①——南京
B. ②——苏州
C. ③——镇江
D. ④——宁波
A
3. 图中⑤处所在的海域是(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 水陆交通便利 B. 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C. 能源丰富 D. 经济基础雄厚
B
C
5.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具有的优势有(   )
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③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水陆交通便利 ④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D
京沪高铁是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
速铁路。据此读图K7-2-2,完成6~8题。
6. 该铁路对下列哪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
的促进作用 (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长江三角洲
③环渤海地区 ④四川盆地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7. 家住北京的李明国庆节坐高铁去上海旅行,沿途会看见(   )
塞上江南
B. 荫房内串串的葡萄
C. 农民在黑土地上收割庄稼
D. 华北平原上飘着金黄色的落叶
D
8. 李明到达上海后,还在附近的几个大城市进行了旅游观光,下列景点不可能游览的是(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B. 苏州园林
C. 杭州西湖 D. 外滩
A
9.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图K7-2-3)及甲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K7-2-4)。
(1)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甲________(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它是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铁路线A________线和沪杭线在此交会。
(3)根据图K7-2-4判断甲城市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河湖密布
上海
京沪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河流对区域的发展影响巨大,试分析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所提供的优越条件。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等。
能力提升
上海长江大桥和上海长江隧道共同组成上海长江隧桥。据此读图K7-2-5,完成10~11题。
10. 长兴岛与浦东之间修建隧道而非大桥的原因可能是(   )
A.隧道技术难度更低
B.隧道建设成本更低
C.隧道线路比大桥短
D.避免阻碍航道通航,节省长兴岛有限的土地资源
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崇明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B.该工程能够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
C.该工程可以带动崇明岛、长兴岛经济的发展
D.农业是浦东新区的经济支柱
C
2018年12月底,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黄高铁因串联了7个5A级风景区和50多个4A级风景区及十几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据此读杭黄高铁线路简图(图K7-2-6),完成12~14题。
12. 下列关于杭黄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与长江走向平行
B. 穿行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 所经之地均为革命老区
D. 起点站为杭州东,终点站为歙县北
B
13. 下列物产属于杭黄高铁沿线原产地的有(   )
①黄山毛峰茶 ②景德镇瓷器 ③西湖龙井茶 ④湘绣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A
14. 杭黄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有(   )
①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改善东部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③使“坐着高铁去旅行”成为现实 ④彻底取代当地的公路运输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A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在城市群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又一战略布局。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示意图(图K7-2-7)。
材料三 一体化是不同经济体通过制订共同的规则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协同和融合的过程。为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科技创新一体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优势互补,紧密协作。
(1)“河流是文明的摇篮。”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和便捷的________条件。
(2)“城市是文明的象征。”A城市是________,该城市是________省的行政中心。
(3)“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安徽省可以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提供________________,上海市可以为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源
水运
杭州
浙江
资源、劳动力
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4)“文明因交流而共荣。”为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采取的对策。(至少列举三点)
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协作(或城市间优势互补、紧密协作);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互联互通(或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制定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强科技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