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01.文本背景
02.整体感知
02.整体感知
1.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请填表:
事例 关键词
1.
2.
3.
松骨峰战斗
火海救儿童
雪中话苦乐
英雄
国际主义
祖国的人民
02.整体感知
2.第1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第1段以抒情为主,作者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在朝鲜的切身感受。
02.整体感知
3.第5段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详细描写了战斗任务的艰巨:兵力少(只有一个连)、时间紧(当志愿军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环境险(匆匆占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顽敌凶(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汽油弹);还详细描写了战士们牺牲时的各种姿势。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不怕困难、蔑视敌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突出了战士们奋不顾身、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略写了战斗的经过。这样详略得当,既避免了简单重文,又使文章结构紧凑,不拖沓。
02.整体感知
4.末段与开头有何联系?它在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末段点明了中心,概括地回答了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全段先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图景,然后提出设问,激起读者思索,并作出肯定回答:正是战士们在朝鲜奋不顾身地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最后一句意在使读者从具体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的战士确实是最可爱的人。
02.整体感知
5.通读全文,理清课文的结构,全文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各部分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第一部分(①-③)以抒写感受为主,第二部分(④- )以记叙典型事例为主,第三部分( - )以抒情、改论作结。这样安排,以感受揭示主题,以事例表现主题,以抒情议论升华主题,因而集中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这篇通讯通过叙写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深刻揭示了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03.局部探幽
1、文中第5段关于松骨峰战斗的描写生动细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阅读这段文字,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以具体数字,突出装备上敌优我劣。
用敌人飞机、坦克的具体数字以及“汹涌卷来”“打翻”“烧红”等词语,突出当时形势的险恶,衬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03.局部探幽
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写战后战场上的壮烈情景,表现了战士们战斗的英勇、同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
一系列动词描绘出战士搏斗之英勇。
03.局部探幽
2、默读10、11自然段,揣摩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生动细腻的叙述“马玉祥勇救朝鲜儿童”的?想一想马玉祥为什么要救这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朝鲜小孩?他是怎样救出朝鲜小孩的?
外貌描写:长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语言描写: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心理描写:“我能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一个来自北国田野的青年的特点。
人物对话写出了志愿军战士淳朴的品质。
心理描写舍己救人、忘我无私、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
03.局部探幽
动作描写: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儿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我就使劲往外拉,见她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
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儿哭,看不见人。
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
用“踹、扑、抓、抱、跳、钻”等动词,写出了志愿军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写出当时环境的危险。
03.局部探幽
3.文中写道:“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在艰苦的朝鲜战场,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防空洞的谈话”作了响亮的回答。分角色朗读谈话内容,注意战士回答时的神态、语气和感情。
作者与战士的三问三答,将对战士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结合起来,表现战士乐为祖国人民幸福吃苦的幸福观、苦乐观;同时也表现了他们时刻把祖国人民的托付记在心上,有着崇高的荣誉感,充分表现出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04.写法指津
1.作者在前线采访中,收集了很多个生动的事例。但为什么最后只用了这三个事例
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的描写,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全体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04.写法指津
2.文中的这三个事例的顺序可否调整一下?谈谈你的看法。
不可调整。因为志愿军首要的使命是打击侵略者,“松骨峰战斗”理应放在首位;狠狠打击敌人是因为同情热爱朝鲜人民,“火海救朝鲜儿童”是这层意义更直接的体现,因此放在第二位。两个事例,一“恨”一“爱”,而这背后深层的思想基础在“雪夜话苦乐”中揭示了出来:爱国主义是一切的源动力。最后这个事例是更深层的展开。三个事例不孤立,从内在联系看,不能调换顺序,他们层层深入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04.写法指津
3.文中这三个典型事例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示例:①从描写人物来看,“松骨峰战斗”写得是一个连队,歌颂的是英雄群体;“火海救儿童”写的是马玉祥这位战士,歌颂的是英雄个人;“雪中话苦乐”写的是几名战士,歌颂的是英雄们的所思所想。②从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看,“松骨峰战斗”突出表现志愿军战士对侵略者的恨;“火海救儿童”侧重写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雪中话苦乐”则主要展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
04.写法指津
3.文中这三个典型事例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③从所体现的主题来看,三个事例分别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④从对志愿战士赞颂的角度和内在联系看,前两个事例分别赞颂他们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第三个事例赞颂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产生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总之,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共同具有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因此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04.写法指津
4.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结合文中相关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第一个事例,作者并没有完全从头到尾地写营长或其他同志说的话,而是把受访所得综合起来,将营长的话与作者的叙述结合起来进行描述。用作者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等内容,便于集中笔墨描写壮烈战斗场面和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由目击者来谈,不但使人感到更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行文的单一和呆板。
04.写法指津
4.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结合文中相关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第二个事例,有作者的叙述描写,也有直接引用马玉祥谈话的内容。前者便于介绍和刻画人物,使文章内容简洁,后者除了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外,更便于表现战士崇高的内心世界。
第三个事例,直接引用战士对作者所提三个问题的回答,中间穿插描写战士的举止神态。这样综合叙述,既便于直接表现战士的幸福观和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及爱国主义精神,又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04.写法指津
5.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饱含感情,有些段落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引发强烈的共鸣。试着找出这样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从人称、句式修辞手法和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方面体会其抒情效果。
人称:开头三段,作者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交替变换,情感显得更加直接和迫切。结尾段用“亲爱的朋友们”来称呼,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加便于抒情。
04.写法指津
5.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饱含感情,有些段落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引发强烈的共鸣。试着找出这样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从人称、句式修辞手法和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方面体会其抒情效果。
句式:开头和结尾使用大量的问句和感叹句,对引起读者兴趣、突出本文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3段和第15段的排比句,句式整齐,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感染力很强。
04.写法指津
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做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04.写法指津
表达方式: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05.课堂小结
谁是最可爱的人
提出观点
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抒情、直抒胸臆
松骨峰战斗
火海救儿童
雪中话苦乐
革命英雄主义
国际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记叙为主
抒情议论
选材筛略
详略裁剪
热爱生活、热爱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