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春》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1 16: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作者:朱自清
第一课时

1.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词汇,熟读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他热爱自然,描绘自然,文章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有散文代表作《背影》、《绿》 《荷塘月色》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导学预习
朗润  酝 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 晕  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应和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蓑 涨  眨眼 薄烟
   yùn niàng wǎn liáo
hōng
dǒu sǒu
nèn yìng hè
yùn
suō zhǎng zhǎ

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
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黄晕
欣欣然
赶趟儿
呼朋引伴
PART.01
花枝招展
第壹章
互动学习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3.它们分别美在哪里?试着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
互动学习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3-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互动学习
2.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
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
情感把握
品读课文,寻找文章的语言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语句,小组交流,分享。
(可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
互动学习
互动学习
作者笔下春草、春花、春风和春雨的特点并完成表格。
画面 景物特征 角度(顺序) 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相同点: 画面 景物特征 角度(顺序) 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春风图 和悦 触觉、嗅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相同点: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
其他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地烘托了迎春图。
写景方法
三、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一、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突出景物特征(形、色、声、味等)。
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小结
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运用多种手法,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课文通过对春天多姿多彩的美好图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由衷礼赞。
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任选一种)
因材达标
第二课时

作者:朱自清
1.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特点。
2.总结写景的方法,试着仿写。
学习目标
导学预习
盼春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绘春
颂春
热爱春天
赞美春天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圈画出文中最触动你的句子进行赏析。
(可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
小组交流,然后分享。
互动学习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互动学习
作者笔下春草、春花、春风和春雨的特点并完成表格。
画面 景物特征 角度(顺序) 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相同点: 画面 景物特征 角度(顺序) 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相同点: 嫩、绿、
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和悦
触觉、嗅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细密
轻盈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写景方法
三、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一、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突出景物特征(形、色、声、味等);
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在《春》中任选一段进行仿写,写一处冬景。(比如:冬风、冬雪、冬草、冬花等)
因材达标
课堂小结
试着说出你的收获。
感谢观看
点击此处可
添加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