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9.2巴西 课件(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9.2巴西 课件(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01 12: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二节 巴西
学习目标
读图分析、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巴西人口分布、人种构成以及多元文化特征及其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过程和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巴西在森林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1
2
3
4
巴西的
地理位置和范围
探究活动
1
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
充分运用地图…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巴西在世界的位置
— 半球位置
160°E
位于西半球
大部分位于
南半球
巴西
赤道
巴西在世界的位置
— 纬度位置
巴西
23.5°S
赤道
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巴西在世界的位置
— 海陆位置
大西洋
巴西
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北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
描述巴西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所处温度带;有什么重要的纬线穿过 (赤道、回归线、极圈)
海陆位置:邻海、邻国
学法点睛
巴西的面积排位
巴西的人种


混血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非洲黑种人
祖父
欧洲白种人
祖母
混血种人
父亲
印第安人
母亲
卞卡一家
混血种人
狂欢节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到巴西。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在这个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特色的巴西文化。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巴舞协会。
足球是巴西人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图说巴西之多
— 人种
白种人50%
黑白混血种人40%
黑种人6%
印第安人1%
少数华人和日本人等黄种人3%
最显著地人口特征:
混血种人数量多
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探究活动
2
读图分析归纳巴西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热带草原气候
图说巴西之热
—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图说巴西之大
— 地形、河流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1/3。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2/3。
地势:南高北低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图说巴西之大
— 地形、河流
亚马孙河发源于 山脉,向东注入 洋,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
分布着世界最广大的热带雨林。
安第斯
大西
注: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图说巴西之大
— 地形、河流
10000
30000
50000
70000
尼罗河
长江
亚马孙河
长度 (km)
流量 (亿m )
1000
3000
2000
4000
6000
5000
7000
长度
流量
伊瓜苏瀑布
世界最宽的瀑布
为什么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
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众多支流汇入;
平原面积广大,河流长度较长。
地形:
气候:
亚马孙河发展航运的优势条件
气候
结冰期
水量
汛期
地形
流速
含沙量(植被覆盖率)
无结冰期
水量大
河流径流量变化小
水流平缓
含沙量小
流经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需求量小。
为什么亚马孙河自然条件优越,航运价值却很低?
1. 巴西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2. 巴西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3. 巴西是世界上面积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4. 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原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5. 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亚寒带针叶林。
6.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和流量最大的河流。
练习
判断是真是假
图说巴西的农业
咖啡、甘蔗、柑橘、大豆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 分析热带农作物生产的有利条件
16世纪
采伐森林,出口木材
热带雨林
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16世纪
17世纪
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矿产资源
18世纪
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19世纪
20世纪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
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经济发展特点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采伐森林
出口木材
引进并种植甘蔗
制糖业兴起。
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
成为“咖啡王国”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曾以
“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主要农矿产品木材、咖啡、甘蔗、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
六、农业
咖啡
甘蔗
柑橘
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咖啡豆、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列,大豆、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改变单一的经济形式,
发展多种经济结构,
经济飞速发展,在世界
经济中居前10位之列。
单一商品经济
贫穷落后
经济部门完整
经济发展迅速
巴西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殖民初期,出口木材;
16世纪,种植甘蔗;
17世纪出口矿石;
19世纪种植出口咖啡。
二战以前,由于葡萄牙殖民者的统治,巴西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二战以后,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巴西工农业的发展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五、工业
1.重要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巴西铁矿砂的储量排名全球第5
全球第2大铁矿砂出口国;
铝土的出产也仅次于澳大利亚;
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淡水资源12%;
铝矾土、铀、锰、锡、铬、石油、天然气、煤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森林覆盖率达60%。
2.矿产资源的分布
铁:在全国分布较广
石油:巴西东部沿海地区
煤:巴西南部地区
3.矿产资源的特点
铁矿资源丰富,缺乏优质煤和石油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活动:在图中任找三座城市,完成下表?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阿雷格里港
钢铁、汽车
化学、纺织
钢铁、汽车
造船、纺织
化学、食品
棉花
铁、锰、石油

4.主要的工业中心及工业部门
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石油、化工等,其中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跻身世界重要生产国之列。
5.巴西工业的分布及原因
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
(1)靠近原料产地
(2)多港口,海运便利
(3)消费市场广阔(4)东南部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图说巴西
— 城市
巴西利亚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首都
第一大城市
第二大城市
5.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及原因
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
(1)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
(2)自然资源丰富(3)工农业发达
(4)交通便利 (5)开发历史悠久。
6.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原因:
①过于湿热
②交通不便
③开发较晚,经济落后
首都迁至巴西利亚的原因?
1.地处巴西高原,气候宜人
2.加强对内地的开发与管理,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
3.分散城市职能,里约热内卢过度城市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 巴西混血种人最多。
2. 在巴西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咖啡、甘蔗、苹果种植园。
3. 巴西三大“怪”:汽车两门开,酒精当燃料,炼钢用木材。
同步练习 — 是真是假
热带雨林
— 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
— 地球之肺
释放着地球上1/3的氧气。
热带雨林
— 地球之肺
20世纪60年代开始,热带雨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全球的气候
目前,热带雨林减少的速度相当于每分钟6个足球场大。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做到保护性的开发,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练习
全球都希望巴西能保护好其境内的热带雨林。关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错误的是( )
1
D
A.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
B.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C.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D.减少火山、地震的发生
D.减少火山、地震的发生
课堂练习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一度出现雨林被大规模砍伐的现象。对此当地居民观点正确的是( )
2
A
A. 居民甲: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B. 居民乙:大规模砍树可以增加耕地和牧场
C. 居民丙:大量砍伐树木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就业
D. 居民丁:珍贵树木必须保护,其他的就可以大量砍伐
A. 居民甲: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课堂练习
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巴西政府称最近几个月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正在加剧。世界各国十分关注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因其巨大的吸收温室气体和生成氧气的能力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3~4题。
① 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② 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③ 垦荒的贫苦农民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毁林开荒种地
④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
课堂练习
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4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巴西政府称最近几个月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正在加剧。世界各国十分关注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因其巨大的吸收温室气体和生成氧气的能力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3~4题。
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多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人口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