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单元学习主题
【古代散文】
本单元皆为古代经典散文。其中有情感体验,有人生感悟,有事理思考。《陈情表》《项脊轩志》以真情感人肺腑,《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以人生感悟给人以启示,《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以事理发人深思。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研习,感受民族文化,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能够对比体会散文的不同风格,学会在联系中思考。
鉴赏文章抒发情感、表达理趣的方法及特色。
掌握本单元的重要文化知识,把握文章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梳理本单元的重要文言知识,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情境在线】
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苏翊鸣初露头角就一鸣惊人。我们在惊羡于他们成就的同时,更好奇他们的父母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古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恰如树木。现在我们就去《种树郭橐驼》中一探究竟……
同学们有种过花草吗?
如果大家留心我们的周围环境会发现无论是城市街道还是校园空地中都种了不少花草树木,它们不仅能愉悦我们的心情,更能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历代文人墨客就常对喜爱的树木题诗吟咏。
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咱们成都浣花溪时,也不忘在他的草堂中栽种些桃树,“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
而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壹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归纳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学习课文中对比与类比的手法。
了解“养民”治国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通读全文,明确读音,把握文言知识,试简要概括各段内容。
读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①焉尔。凡植木之性②,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①,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①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③得矣。故吾不害其长①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②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②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①道,移之②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②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④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 “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重点实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始:最初。
类:像。【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故:所以。
号:名作动,给……起外号,称呼。
闻:听说。
名:名作动,起名,称呼。
固:确实。
当:恰当。
因:于是,就。
云:句末语气词。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定语后置,凡长安(为观游及卖果)富豪人者
凡:凡是。
为:从事,经营。
或:有时。
实:动,结果实。
莫:不定代词,没有谁。
如:比得上。
1、固
①甚善,名我固当 (副词,本来)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形容词,固执)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动词,巩固)
④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副词,必,一定)
一词多义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①焉尔。凡植木之性②,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①,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①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③得矣。故吾不害其长①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②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②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舒:舒展。
故:旧的。
密:结实。
子:名作动,对待孩子。
则:那么。
者:助词,无义。
全:形作动,保全。
害:妨碍。
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其实:它的果实
早而蕃:使……(结实)早又多。
易:更换。
若……则……:如果……就……。
焉:句中语气词,无义。
苟:如果。
反是者: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
甚者:更严重的。甚,严重。
日:名作状,一天天。
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
害:伤害。
其实:这实际上。
不我若:宾语前置,不若我,比不上我。
若,及,赶得上。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何能为: 宾语前置,能为何,能做什么。/ 为,作语气词。能,名词,能耐。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一词多义
2、故
①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形容词,旧,原来的)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名词,交情)
③暮去朝来颜色故 (形容词,老)
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连词,所以,因此)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名词,旧的事物)
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副词,尚,仍然)
3、及
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连词,和)
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介词,等到……的时候)
③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动词,至,到)
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动词,比得上)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动词,涉及,推及)
问者曰:“以子之①道,移之②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②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④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 “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理:治。唐人避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业:职业。
长人者: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这里的“长”,名作动,统治、治理。
卒以祸: 卒以(之)祸/ 卒以祸(之)
聚:使聚集。
辍:中断。 以:来。
劳:慰劳。
何以:宾语前置,以何,靠什么。
若是:像这样。
其:表揣测语气,大概。
类:相似。
不亦善夫:不也是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术:治民的方法。养人:养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记载。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戒:鉴戒。
【参考译文】郭橐驼,不知道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称他为“驼”。驼听说了,说:“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确实恰当。”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橐驼”了。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经营种树观赏游览和卖果的有钱有势的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察看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活的;而且硕大茂盛,结果早并且多。其他种植的人虽然暗中观察,效仿羡慕,没有能比得上的。
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且孳长茂盛啊,(而是)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以使它的本性发展而已。所有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均匀,(它的)土要旧的,(它的)捣土要密实。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动,不要忧虑,离开后就不再去看。种植时像对待孩子,(那)栽好放在一边就像丢弃了一样不再管它,那么它的天性保全而它的习性就具备了。所以我不妨害它长而已,(并)不是有能使它硕大茂盛的(本领)啊;不损伤它的果实而已,(并)不是有能使它早(结果)并且多(结果)的(本领)啊。其他种植的人则不是这样。(树的)根拳曲而土换成新的,他为树培土,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如果有能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则又爱它太过,担忧太频繁了。早晨察看,晚上抚摸,已经离开而又回来看。更严重的,用指甲抠树皮来察验它的生死,摇晃树根来看土捣得是疏松还是密实,这样树的天性一天一天地背离了。虽然说着爱它,这实际上害了它;虽然说着担忧它,这实际上是仇恨它:所以比不上我啊。我又有什么能耐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移用到当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职业啊。但我居住在乡间,见官员喜好多发政令,好像是怜爱百姓,但最终祸害了他们。早晚官吏都来大喊:‘官府有命:(让我来)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早地煮茧抽丝,早早地纺线,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敲鼓聚集乡民,(一会儿)敲梆子召唤他们。我们小老百姓中断吃饭来慰劳差吏尚且没有空暇,又靠什么来使我们人口兴旺、生活安定呢?所以困苦并且疲倦。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的官,那么和我所从事的行业大概也有类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啊,不也是很好嘛!我请教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办法。”(于是)记载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介绍人物身世。
段落大意
第一段
点明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第二段
郭橐驼谈种树经验。
第三段
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第四段
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第五段
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较为丰富,请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些实例,并作归纳和总结,填写下表。
人称代词 例字 例句
第一人称 吾
我
余
予
朕
仆
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名我固当
名余曰正则兮
妪每谓予曰
朕皇考曰伯庸
?
第二人称 汝(女)
尔
而
乃
第三人称 若
其
之
彼
厥
阿母为汝求
官命促尔耕
字而幼孩
家祭无忘告乃翁
若入前为寿
传其事以为官戒
遂散六国之纵,使之两面事秦
彼与彼年相若也
思厥先祖父
贰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注音复习
伛偻 橐
蕃 孳
莳 勖
缫 飧
饔 飨
y lǚ
fán
shì
sāo
yōng
tuó
zī
xù
sūn
xi ng
文本质疑
1,柳宗元为什么给身有残疾的人作传?
2,主人公为何欣然接受“橐驼”这带有侮辱性的外号?
3,标题为何特别点明人物的职业特征?
4,人物的职业、生理特点与主题表达有何关系?
5,他植者多扰树是因为爱树,为官者多促民是因为爱民吗?
6,政令多就是扰民吗?利民惠民的政策谁会嫌多?
7,为官者对百姓关怀备至,即便有些过度也情有可原,老百姓为何“不识好心”?
8,……
人才档案
基本信息
姓名
籍贯
职业
形象
性格
特长
特征概括 描写方法
无名氏、驼、橐驼
长安丰乐乡
树农
隆然伏行、类橐驼
人气旺:
长安富豪争迎取养
品质优:
无不活、硕茂、早实以蕃
专利权:
窥伺效慕莫能如
善良、豁达、自信
种硕茂多实的果树
侧面
正面
侧面
橐
思考:你从郭橐驼身上可以得到哪些立身处世的智慧?
1,要有一技之长。自己瞧得起自己,不要自视过高,也不要妄自菲薄。
2,正视他人的讥笑和嘲笑。
3,懂得自我嘲解,不为外界所干扰。
4,性情谐趣、坦荡明达,学会与世界和解。
……
第二段从买树者、树、他植者三个角度,极写郭橐驼种树之业绩非凡,令养树之法悬念陡生:
此老宁有养树仙方乎?
请你从文中找一找“仙方”……
对比探究-种树之道
对比 郭橐驼 他植者
道
术
结果
角度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暮抚、已去复顾、爪其皮肤、摇其根本
木之性日以离、害之仇之、不我若
正
本欲舒、培欲平
土欲故、筑欲密
移植
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不害其长、不耗其实
管理
其天者全而其性得
反
无
根拳、土易、培不当
他植者种树与郭橐驼种树两者是否有共同之处
相同的主观愿望:想把树种好
但为什么二者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对事情的认识程度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不同,结果自然不同。这就是思想的差距。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
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还有哪些故事启示我们是要顺应规律?
橐驼种树
为官治民
大禹治水
庖丁解牛
斧斤以时入山林
……
文本研读
“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奇人、异事
常理、明道
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
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传
思考:本文与《屈原列传》《苏武传》一样吗?
文本研读
在郭橐驼生活的乡村存在一种什么现象?
悍 吏
好烦其令
旦暮来呼
鸣鼓聚之
击木召之
繁 政
促尔耕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类比探究-养人之术
术
对比 种树误区 理民误区
做法
结果
实质
手法
由此及彼 类比说理
勤虑害树
根拳、土易、培不当
种树
旦视暮抚、已去复顾
爪其皮肤、摇其根本
培育
其言
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其行
鸣鼓而聚、击木而召
木性日以离
无以蕃生安性,病且怠
繁政扰民
探究思考
作者怎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本文应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贡。
同时,加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可以说,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背景补充
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虽出现过“永贞改革”、“元和中兴”、“会昌中兴”,但不过昙花一现,作为中晚唐政治痼疾的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后演变为宦官、朝官之争,宦官、藩镇之争)却愈演愈烈,民不聊生。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
柳宗元
字子厚,祖籍河东,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柳宗元
文如其人——品悲悯情怀
柳宗元出身世家大族,后来家道中落。才名早著,21岁就中了进士。为官后深入了解了很多朝政腐败的黑暗面,立志要肃清朝政,于是参加了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33岁被贬永州,十年后又被贬到柳州,人生中最能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就断送在了穷山恶水之间,年仅47岁,就抑郁而终,客死柳州。
作者简介
柳宗元与韩愈在政治上属于对立的派别,但共同提倡“古文运动”,维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柳宗元死后,韩愈写了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和《柳子厚墓志铭》。合称“韩柳”。
在古文运动中,韩柳见解相同,侧重点不同:
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
文风沉稳厚重
注重反映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改革,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文风清峻峭拔,擅长寓言和小品文
▲柳宗元
▲韩愈
作品简介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并作了序。
散文代表作
山水游记
寓言式散文
传记式散文
说理式散文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等)
《三戒》《黔之驴》等
《童区寄传》
《六逆论》《驳复仇议》《封建论》
文体知识
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言
主旨小结
《种树郭橐驼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阐发了顺应民心,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古往今来,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了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现在,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速度……实现梦想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都是党和国家顺应民心、凝聚民心的结果。只有心系群众,顺应群众,贴近群众,群众才会赞许你、拥护你、信任你,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才会早日实现。
顺应民心
启示
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
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
本篇文章用形象说理,内容深刻。作者针对官府扰民,百姓疲敝不堪的社会现实有感而发,在当时有作者政治的考虑。可是我们后代人读这篇文章,会发现柳宗元写郭橐驼种树说到的一些话,给我们现代“育人”也带来了启示。
小人物 大智慧
小故事 大道理
启示:以爱之名
爱之深,责之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
爱,有的时候也是一种伤害。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