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中考化学考前热点聚焦《第3课时 性质活泼的氧气》(单课考点聚焦+热考精讲+知识点归类)课件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届中考化学考前热点聚焦《第3课时 性质活泼的氧气》(单课考点聚焦+热考精讲+知识点归类)课件 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5-03 21: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3课时┃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 性质活泼的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______色______气味的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________, 液态或固态时颜色变为______色。
2.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的气体。在点燃的条件下,能跟木炭、硫、铁等物质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氧气的性质无 气体 不易无 大淡蓝比较活泼第3课时┃ 考点聚焦氧气与几种常见物质的反应比较白光 澄清石灰水 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 第3课时┃ 考点聚焦 [注意] ①可燃物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时,一般为气体燃烧时有火焰,固体燃烧会发光。
②生成物为液体时为雾,固体时为烟。
③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更加剧烈,火焰的颜色更深,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为蓝紫色。
④现象与结论要分清,如镁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粉末是现象,而生成氧化镁是结论。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法 第3课时┃ 考点聚焦2.实验步骤 若选用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
“熄”这7个字,可用谐音记忆:“茶”“庄”“定”“点”
“收”“利”“息”。 若选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收集,检验,验满,存放。第3课时┃ 考点聚焦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气密性检查外焰略向下平铺只稍伸出橡皮塞 (6)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__________,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7)加热时,先____________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
(8)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中液面下降至瓶口、集气瓶口外侧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应先将______移出水面,再____________。防止水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9)收集完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______。第3课时┃ 考点聚焦一团棉花移动酒精灯导管熄灭酒精灯正放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沸点 利用液态氮、液态氧的______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注意] 氧气的工业制法是物理变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则是化学变化。第3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一 氧气的性质 例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是 (  )
A.氢气    B.木炭
C.铁丝 D.硫命题角度:考查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的现象。 C第3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氧气是能支持很多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铁丝在其中燃烧时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  [方法点拨] 物质跟氧气反应的特征现象需要记牢,如铁丝燃烧时的“火星四射”;红磷燃烧时的“产生大量白烟”;硫燃烧时的“蓝紫色火焰”;木炭燃烧时的“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等。  变式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第3课时┃ 归类示例C  [解析]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固体小颗粒飘浮于空气中形成的是烟,小液滴飘浮于空气中形成的是雾。第3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命题角度:考查氧气制取的装置选择。第3课时┃ 归类示例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气体与水和空气成分是否反应a 是否有氧气输出(或者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或观察增加氧气的湿度等合理答案即可)第3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1)A装置图中有酒精灯,说明反应物发生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则选用的药品应该是高锰酸钾;(2)B、C装置比较后可以发现C可以控制液体的加入速率,进而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4)若从 b端进入气体,气体将会把瓶中的水压入出气的a端,然后进入病人鼻孔,易造成病人呛水,当从a端进气时,我们可根据有无气体输出和气泡的快慢看出气流的速率。   [方法点拨]收集气体的方法主要有排水法——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反应,能否溶解于水中;向上排空气法——要考虑密度是否比空气密度大,能否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向下排空气法——要考虑密度是否比空气密度小,能否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第3课时┃ 归类示例第3课时┃ 归类示例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图中的仪器(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瓶中氧气已集满,其具体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环保节能的反应原理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O2,可选择图中的仪器__________(填序号,只选一组)。①④⑤⑨ 长颈漏斗 用带火星(或燃烧)②③⑥⑦ 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火星复燃(或燃烧更旺)则表明氧气已集满 第3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1)图中所有仪器都是我们应该认识的,其中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我们要把它与漏斗加以区别。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用①④组成发生装置,用⑤⑨组成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3)环保的方法原理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这时的发生装置由②③组成,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O2应该用
⑥⑦组成排水集气法。第3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命题角度:考查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例3 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成液态空气,然后略微升温,其中先逸出的是________。(已知氧气的沸点是-183 ℃,氮气的沸点是-196 ℃) 氮气分离液态空气  [解析]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成液态空气,再蒸馏(即分离液态空气),这是利用了组成物质的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沸点低的先逸出。   [方法点拨]蒸发分离液态空气是因为空气属于混合物,其组成成分的熔、沸点都不变,与石油的分馏原理相似。 谢谢合作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