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社会制度、价值主张和管理模式上的差异。中国象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高二语文试卷
社会循规守矩的社会秩序,体现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战略和指挥艺术。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例如,决定棋局胜负的棋子将(帅)永远留在王城九宫中,周边还有士、象(相)
等一众棋子专职护卫,将(州)、士、象(相)这三个兵种不能走到对方的主战场,
注意:
没有直接进攻的能力。反观国际象棋中的棋子设定,则倡导任务优先和个人英雄主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
义,约束较少。王、后、车、马、象、兵六个兵种每个棋子行动空间均无禁忌,执
案一律无效。
行的行动策略是目标一致,追求的是棋子之间组合的效能最大化。
3.全卷共1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当然,中国象棋也有灵动应变和因势利导的智慧风采深藏其中。炮是中国象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独有的棋子,吃子时需要前方间隔一个棋子当“炮架子”才能迸发隔山打虎的神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显而易见,炮的功效大小取决于“炮架子”是否称职到位。失去借力资源的炮,其
棋文化是见证人类历史文明演变的活化石,它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融汇不同民族
能量便消失殆尽,学会用炮,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军事战斗中强调的天时、地利、
文化特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显示出强大的自我完善力和旺盛生命力,形成广泛的
人和的攻守之法,明白借力打力、顺势而为的灵动之妙。
社会影响。在规则各异的棋局中,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在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棋文化所蕴含的认知理念和行动意图,对社会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独特作
方面独树一帜,爱好者有十余亿,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棋种。丰富多彩的棋文
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棋文化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有效载体。以棋理论事理,正
化交流和竞赛活动遍布全球各地,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确理解棋局规则、棋理要素传达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体现祺文化的博弈价值。
以棋局议时事、借棋理提出治国理政观点在古今中外皆为常态。“若局势已胜,
(摘编自谢军《小棋局大世界:东西方象棋中的文化特质》)
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史书中记载了梁武帝的棋局经验之言,借
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此告诚大臣要有忧患意识。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
A.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有独特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体现山各白不同的
战略问题》中阐释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文
民族文化特质。
章以围棋术语“做眼”论述敌我之间包围与反包围、攻与守的关系,阐明在敌后根
B.列宁借助国际象棋塑造俄罗斯民族的良好形象,成功展示了体育文化软实力的
据地作战的战略布局依据和军事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好先手棋”“全国建
传播示范作用
设一盘棋”等棋局术语时常出现在党和国家工作部署中。
C.中国象棋重秩序,国际象棋重效能,这正是东西方社会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棋局
棋文化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寸棋盘所产生的能
中的直接映射。
量不容小觑。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被选为国际象棋协会名誉主席,他将国际象棋
D.中国象棋有严格的规则约束,也有灵动应变的智慧,正确理解其中内涵,有助
比喻为“智慧的体操”,以其为利器领导国家摆脱长期遗留下来的酗酒、迷信等不
于社会文化建设。
良习惯,在世界面前塑造俄罗斯民族的冷静睿智形象。苏联棋手数十年独步江湖,
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座位号
垄断世界大赛柱冠,国际象棋成为该国在世界舞台树立“智慧民族”形象的有力抓
A.文章开篇先指出棋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为下文的论述做了必要的铺垫。
手,彰显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传播示范作用。
B.文章以棋理论事理,从棋局规则中审视文化特征和价值理念,立论角度独特。
棋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质。祺子角色设
C.文章引用梁武帝、毛泽东等人的论述,意在体现棋理和治国理政有相通之处。
立、棋盘造型以及行棋规则的不断演变进程,均直接或间接映射出古代不同国家在
D.文章对比东西方象棋在棋子角色设立和行棋规则上的不同,并剖析了其原因: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C D B C D D D A C A
17 18 19
B D C
1.C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这正是东西方社会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棋局中的直接映射”错误,原文是说“直接或间接映射
出古代不同国家在社会制度、价值主张和管理模式上的差异”。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并剖析了其原因”错误,原文是说“棋子角色设立、棋盘造型以及行棋规则的不断演变进程,
均直接或间接映射出古代不同国家在社会制度、价值主张和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并未剖析二者不同
的原因。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影响了人类文明的演变进程”错误,文中是说“棋文化是见证人类历史文明演变的活化石”,
“见证”并不等同于“影响”;
C.“‘王’可以在棋盘上任意行动”错误,原文是说“王、后、车、马、象、兵六个兵种每个棋
子行动空间均无禁忌,执行的行动策略是目标一致,追求的是棋子之间组合的效能最大化”;
D.“其中渗透的文化理念也截然不同”错误,原文是说“以棋局议时事、借棋理提出治国理政观
点在古今中外皆为常态”。
故选 B。
4.C
5.D
6.①不断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探索应用模式创新。
②形成可信、法治的货币计价市场,争取储备货币地位。
③实现广泛可得与网络外部效应强大,更快取得国际支付货币地位。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其本身也具有了绿色低碳的特性”错,缺少条件。原文是“在规模化前提下,可以节约货币流通
成本,节约印制现钞所需要的纸张……”
故选 C。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只考虑了”概述不全。根据原文“试点场景已超 132 万个,覆盖……”可知,还考虑了不同领域
场景的试点测试。
B.“并不属于我国数字人民币应用模式创新”错。由原文“与相关手机制造商合作,研究提供包
括双离线交易等功能在内的移动支付新体验”可知,这是“探索应用模式创新”的一种。
C.“数字人民币将会很快代替现金,使我国快速迈进无现金社会”错。数字人民币将会和现金共
存,我国迈进无现金社会是个长期过程。
故选 D。
7.D,D.“补叙”错误。文章整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是顺叙,而“刘兰的身世经历”是在文中
插入叙述,属于插叙。
8.(1)要求进步,积极进取。部队动员小看护,刘兰不顾婆婆阻拦坚决参加,投身抗日洪流中,
在斗争中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2)任劳任怨,尽职尽责。(顽强坚韧,勇于担当)在反“扫荡”的转移中一路搀扶负伤的“我”,
并跟我一同到高山上的村庄养伤,悉心照料,没有一句怨言。在组织上两次把我转移时,刘兰在荒
凉、凄冷、恶劣的环境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3)传播文化,引领新风。(帮助他人,改变生活)(热心助人,与人为善)虽然有过悲惨的童
养媳的人生经历,但她依然主动热心帮助老四等村庄中的青年妇女,给她们讲卫生课,改变她们的
生活习惯,给她们的后代造福。
9.示例一:我认为《看护》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
①人物形象的“诗意美”。小说塑造了以刘兰为代表的在艰苦环境中热爱学习,追求进步、不畏
困难的女性群体形象,表现百姓对抗日战争的坚定支持以及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充满乐观主义精
神,表现人情美、人性美。
②小说内容情感的“诗意美”。虽是抗战题材的作品,但是不着意写残酷的战争场面,也不着意
表现人物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是着意表现农村女性的成长,刻画他们的精神面貌,发掘他们内在
的灵魂美、情操美。
③小说景物的“诗意美”。小说中“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起伏的成熟的莜麦,
像流动的水银”等景物描写情景交融,意境灵动,富于想象力,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气息,给人
以美好的感受。
④小说运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没有刻意雕镂,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
画面,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示例二:我认为本篇小说不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
①本篇小说多次描写环境的恶劣,浪漫气息不浓。如环境“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
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
②本篇小说多处描写战争的紧张和抗日的艰难,反映了抗战的现实。如几次写到情况紧急,女孩
带着伤员在山中跋涉的艰难。
③本篇小说有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如开篇写“日寇对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及“队伍渐渐拉散”
“敌人的飞机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等。
任选其一,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就满分
10.D
11.A
12.C
13.(1)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2)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所以我的一点私情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解析】
10. D.“听:听取”错误,“听”,准许、成全。
故选 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能力。
A.“抚养”,古今义相同,长辈对晚辈的抚育、教养。
B.“星火”,古义:流行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
C.“告诉”,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D.“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12. C.“表明自己忠孝不能两全的态度,迫使晋武帝同意”错误,从文中来看,由“是臣尽节
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可知,作者的意思是先尽孝后尽忠,且也不是“迫使”,而是“晓
之以理,动之以情”。故选 C。
14. A 手法不是比喻,是拟人。
15. (1)“月”在文中起了线索的作用。本诗以月升到月落的过程(月升—月照——月斜—月落)
作为全诗起止的线索.
(2)月是诗中情景兼容之物。本诗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叹、抒写情思的依托,表
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浑然一体。
(3)本诗描绘出了一幅美妙的春江花月夜图,诗人面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
现出的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抒发了人生短暂,宇宙无穷惆怅之情。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代代延续,永远没有尽头。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
更多的却是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2 个问题各三分)
16.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7.B
18.D
19.C
20.(示例)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21.全国将全面落实寄递物流实名登记制度
22.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话题的作文题,围绕“青年精神”审题立意。材料中就列举了一些“青年精神:
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坚定信念、坚韧品格、广阔胸襟等。那么文章旳立意是不是就是材料所说旳这
些呢?那不一定,因为这则材料主要起启发思维旳作用。我们在立意旳时候,当然可以谈材料中所说
到旳这些青年精神,但又不仅仅限于谈这些,可以根据我们自己旳感悟来谈材料所没有涉及到旳其他
旳“青年精神”,比如梦想与探索,拼搏与奋斗;又如蓬勃向上旳生命力,坚韧的品格;还有昂扬向
上旳面貌,搏击奋发旳精神,积极向上旳态度,无所畏惧旳勇气等等。总之,我们在构思旳时候可以
根据自身旳理解感悟,有所取舍,有所补充。材料还涉及到“青年精神”的意义,如“个人成功”“社
会进步”“时代发展”等,在写作中也要有所体现,同学们立意要高远一些,把“青年精神”的巨大
价值阐述出来。
那么,具体到文章中怎样来确定自己所要谈旳“青年精神”呢?
一是要提炼出能够反映青年本质属性的特征,如上面所提到旳“蓬勃向上旳生命力”“昂扬向上
旳面貌”“搏击奋发旳精神”“积极向上旳态度”“无所畏惧旳勇气”等,这些特质最能表现出青年人
旳特点,当然适宜立论。而有一些特点,比如乐观旳态度,比如爱国旳情怀,它们不仅仅属于青年人
旳专利,所以不适宜仅仅就此立论。
其次,文章要处理好是集中一点还是兼论其他旳问题。有旳同学就集中谈“勇敢无畏”这种青年
精神,集中议论容易深入开掘。有旳同学兼论几个方面,比如“梦想”“探索”“拼搏”,又如“坚定
旳志向”“奋斗旳精神”等,也是可行旳。但是不能一味贪多求全,想在一篇文章里把所有旳“青年
精神”都囊括进去,那样就只能是蜻蜒点水、浮光掠影而难以深入了。所以一定要懂得取舍,挑选自
己感触深刻旳来立论,这样旳论证才厚重。
立意:
1.赓续青年精神,书写美好未来。
2.青年精神长青,我辈当以继承。
3. 胸怀天下,精神永存。
例文:
青年精神
是什么,成就了霍去病“封狼居胥”旳丰功伟绩?是什么,让梁启超发出“少年强则中国强”的
呼声?是什么,让马克思立下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是什么,让一代接一代旳伟人
登上了人生旳高峰?是梦想,是探索,是拼搏,是那激扬旳青年精神!
我们是 21 世纪旳青年,我们有旳是朝气,有的是活力,我们拥有一切迎接未来旳激情和接受挑
战旳勇气!
我们有梦想。少年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旳慨叹,曹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旳壮志,
王冕少年牧牛立志画荷旳坚定——使我们知道:心存梦想,灵魂就会飞得更高;心存梦想,才会有勇
往直前的动力;心存梦想,成功旳花儿才会含苞怒放。罗曼 罗兰曾说:“没有志向旳青年,就像断线
旳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晃,最后必然丧失前程。”梦想是青年精神中重要的一环,让我们带着梦想
腾飞!
我们要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院士王选被誉为计算机领域旳“当代毕昇”,
正是因为他创新旳构思和勇于探索旳精神,使中国旳激光照排印刷一步到位,甚至超越美、日等国。
人生最大旳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旳过程。希望就如隐藏在群山后旳灵芝,探索是人生道
路上不知疲倦旳旅人。而探索同样是青年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让我们做一个敢于探索旳青年!
我们需拼搏。马克思说:“只有在那崎岖旳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旳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旳
顶点。”正是这勇于拼搏旳青年精神,才使中国旳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百折不挠,为祖国
争得一个又一个旳荣誉。成功如一块质朴旳木头,拼搏就如那刻刀,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有精妙绝伦
旳作品呈现。没有努力,何谈成功?没有拼搏,何谈未来?拼搏是青年精神中举足轻重的一条,让我
们带着拼搏上路!
在青年精神的鼓舞下,世界向前迈着,不曾麻木,不曾消沉。愿青年精神永存。
又到五月,如火旳蔷薇热热闹闹开满一地,浓郁旳夏意在大街小巷恣意流淌,随心所欲涂抹着葱
绿。我们这一代年青,也将在这如火如荼旳季节,带着我们的青年精神,披荆斩棘,开拓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