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1人是从哪儿来的?你知道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吗?我有小故事!2亚当和夏娃34第1课 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5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
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
源地之一, 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
界文化遗产,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
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67阅读课本“元谋人”一目内容,在课本中划出元谋人生存的地点与时间,生产生活情况和历史地位。一、元谋人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8一、元谋人
1、距今时间:
2、地域:
3、生产生活情况:
4、历史地位: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会制造工具、知道
用火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910元谋人使用的石器元谋人用火的灰烬1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人类进化演示图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制造与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12二、北京人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地点、体质特征以及生活情况。北京人是如何被发现的?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哪些丰富的资料呢?13北京人时间:地点:生产生活: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14北京人头部复原图现代人头像对比一下: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通过比较,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15头部:前额低平
眉脊骨粗壮
颧骨高突
嘴巴前伸
没有明显的下颌猿前额平滑
眉脊骨薄平
颧骨平滑
嘴巴平整
有明显的下颌
人16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的牙齿和肢骨化石
17北京人的遗骸和遗迹、遗物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灰烬层动物烧骨18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从上面引言中我们能够知道北京人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假如有一个北京人脱离了群体,他能生活下去吗?19工具:
住处:
食物:
火 :石块
木棒山洞
群居猎取
采集天然火
存火种20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大自然雷电生火
森林草木自然生火
露天煤的自然起火
偶尔摩擦生火21你知道吗?从外表上看,北京人还像猿,可我们为什么说他已经是人呢?22火的使用有什么意义呢?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请同学们 归纳总结● ● ● ● ●● ● ●使人能照明、熟食、防寒和吓跑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大脑的进化。23三、山顶洞人时间:
地域: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里242005年12月,山顶洞人兔骨饰品“出土”25结合课本的内容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想象图》,谈一谈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了那些进步?观察与比较26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体质进步:
工具制作
技 术:
生活进步: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
生活的集体——氏族27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281、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A、三、四百万年前 B、170万年前
C、70-20万年前 D、公元前21世纪
2、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B B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293、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A.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半坡遗址
4、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ABD306、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7、下列古人类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大汶口人
8、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 )
A、磨制的石器 B、骨针
C、石块 D、打制的石器
9、下列远古人类中已会人工取火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蓝田人ABDC31阅读下列材料:“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回答下列问题: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大脑的进化。32插上想象的翅膀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可以用各种形式(画图、写小短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