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体育 4.2篮球 双手胸前传球 说课 课件 (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 4.2篮球 双手胸前传球 说课 课件 (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6-01 23:3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说课框架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四、本课的重点、难点
五、教学策略
六、教学过程
七、重难点突破及常见错误的纠正方法
七、教学资源
八、运动量预计
九、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本课教学内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更是我们中学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共55人,男生:22人,女生:33人。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对篮球运动技术进行过系统的教授和学习,篮球运动技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是对一些技术难度相对高的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极力想去模仿学习;再者,篮球运动本身具有着跑似"脱兔',、跳似"猴翻"、展似"鹏飞"、停似"大象"、掷似"飞雁"等竞争性、趣味性特点,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对本课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80%的学生能够在原地和20%的学生能够在行进过程中运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爱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传接球时手型动作是否正确以及传球高度是否在胸、腹之间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策略:
教法:
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
本课采用了闻、观、仿、练以及游戏竞赛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一、课堂常规
二、运球绕篮球场2圈
灌篮高手是曾经风靡热播的篮球动画片,非常受青少年的欢迎。在运球慢
跑部分播放灌篮高手的主题曲,能激发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学习篮球技
术的激情
三、球性练习
采用与传接球相关的球性练习方法,培养手对球传与接的感觉,为本课教
学内容服务
四、复习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体前变向运球技术。一人一球全场练习到两
人一球一人防守一人进攻全场练习,防守可有消极防守到积极防守,增加
难度提高变向运球技术
这部分用时为8分钟。
(二)学习部分
一、师生传球,对比示范,引出教学内容
教师随意从学生中挑出一个同学、让这位同学运用他所了解的双手传球动
作与教师进行对比传球示范。教师提出要求:请其他同学观看师生传球示
范,找出两者动作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然后教师点评,仔细讲
解传球的动作方法
二、学生尝试练习
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
学习能力
三、分解学习
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教持球手型—徒手(1-3拍)分解
练习—两人一球原地练习。要求:双手胸前传接球的难点、重点要突出,
教师要巡场指导,错误纠正
四、分组学习
1、迎面上步传接球练习 2 、横向移动传接球
变换练习方式,结合脚步移动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巩固双手胸前传接球
技术。
这部分用时22分钟。
五、迎面传球接力比赛
游戏方法:把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
每队又分为A、B两组,间隔8-10米站立,
两队的A组排头各持1球,游戏开始,两队
B组第一人迅速向前跑动接A组第一人传来
的球,A组第一人传完球作摆脱动作后从
右侧跑向乙组来,B组第一人遂将球传给
跑动前接球的甲组第二人,作摆脱跑向A
组来。如此循环,以在规定时间内传球失
误次数少的队为胜。
规则:1、传接球动作在跑动中完成
2、只能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
进行比赛
▲ ●
▲ ●
▲ ●
▲ ●
▲ ●
▲ ●
通过传接球游戏,增加练习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是对本课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这部分用时7分钟。
(三)身心放松
1、伸展放松操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
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点评,布置收回器材。学
生自我评价,找出不足
这部分用时3分钟。
重难点突破 常见错误的纠正方法:

(1)手型不对:方法是反复练习持球动作,并且自己随时注意纠正
(2)两肘外张:方法是两肘加紧垂臂
(3)光两臂用力:方法是练习全身协调用力
教学资源
场地:篮球场一片
器材:多媒体投影仪 篮球41个
运动量预计
练习密度:45%
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心率指数:1.56-1.62
运动负荷:中等
教学反思:
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中球性练习与前两次课的球性练习方法不
同,采用了与传接球相关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传接球的感觉,本
次课的学习部分运用对比示范引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要领,同
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运动技能学习方
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变换练习方式,有原地双手胸前传
接球过渡到移动中双手胸前传接球,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在教学评价方面用游戏的方式,
突出运用小团队的比赛来进行测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
识和集体荣誉感。
迎面传接球的游戏,也可用球追求球比赛的游戏的来代替,游
戏的分组可以分为两组也可以分为四组。
难点:练习的形式比较多,密度大,要求教师对队伍调
动、分组有较高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