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共53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共53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1 22:25:4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53张PPT)
新课导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经典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诵读这些古诗词,不仅能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同,而且能增进我们对祖国深厚文化底蕴的了解。
今天,我们再欣赏《泊秦淮》和《贾生》两首晚唐诗歌,从中感受“小李杜”的风采。
——杜牧
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李商隐
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夜半虚前席,
泊秦淮
杜 牧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领会诗歌主题,感悟作者的忧国情怀。
学习目标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号樊川。唐代文学家。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他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不拘小节,不屑逢迎。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杜牧
识作者
杜牧的祖父杜佑,贞元末为宰相。十岁前的杜牧,祖父高居相位,伯父和父亲也都做京官,一时贵盛无比。然而,杜牧十岁时,杜佑逝世,不久,其父杜郁亦病故,家庭经济情况越来越糟,三十余间房屋,因还债而归于他人。八年之中,数度迁移,居无定所,奴婢或死或逃。其本人的政治生涯也十分不顺,深陷“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施展。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末世,经历过豪华落尽的变故,杜牧对晚唐时事比别人更多一份切身的感受。
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诗文中多讽喻时政之作。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之为“小杜”,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
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赤壁》《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过华清宫》《山行》等。著有《樊川文集》。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当时,唐王朝国势衰微,人民生活异常困苦。但统治阶级还在纵情声色,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南京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看到秦淮河畔浮靡豪奢的景象,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知识链接
必备知识
秦淮河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在江苏省。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秦淮河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认真朗读诗歌及课下注释,疏通诗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课文时解决。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初读课文
朗读指导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夜晚在秦淮河停船靠岸,靠近一家酒馆。
初读课文
疏通诗意
笼罩
停泊
互文
“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
赏 画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歌女不懂得亡国之恨,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唱着《玉树后庭花》。
怨恨、仇恨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歌女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轻轻雾霭和淡淡月光,笼罩着充满寒意的河水,笼罩着两岸的沙滩,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得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诗歌大意】
互文
1.诗人描绘了哪几种意象?
四种意象:烟、水、月、沙
意象是指 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要达到审美的效果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构成一幅凄冷、迷蒙的秦淮河夜景图。
“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渲染出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
首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它渲染出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又与下面酒家歌舞喧闹的气氛很不协调,最本质地烘托了喧哗热闹背后的空幻、悲凉,传达出晚唐暗淡没落的时代气息
夜泊
秦淮
你知道吗
秦淮的那些事儿 :
六代更霸王
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
礼乐秀群英
——李白

酒家
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他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 。他还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面对晚唐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他忧时伤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如《赤壁》、《江南春》。《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此句承上启下。“夜泊秦淮” 为上句的写景交代时间和地点,同时也照应诗题,“近酒家”为下文“商女” 的出场做铺垫。
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悟 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诗歌的结尾两句有何作用?
点明题旨
引用了南朝陈后主作曲《玉树后庭花》,寻欢作乐终致亡国的典故。
点明题旨
运用曲笔的写作手法,借古讽今,借商女讽刺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的愤怒,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 史
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译文: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加上盛装打扮,更显出倾城之貌。
妃子们的娇羞容态光彩照人,起初想要进门又停下。她们走出闺阁,含情脉脉地笑迎君王。
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照耀后宫。
陈后主与胭脂井
趣说
玉树后庭花
花开花落不长久
落红满地归寂中
“亡国之音”
评 人
商女
诗人指责的是商女吗?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一)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其二)
诗人指责的是商女吗?
“唱者无心,听者有意”。歌女不知曲中意,听者杜牧却心知肚明,而且他还知道,秦淮河边的金陵,曾经是南朝陈的国都。杜牧是晚唐诗人,当时的唐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歌女看客们“犹”唱、“犹”听,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这个“犹”字,把历史和现实巧妙的连为一体,委婉又深沉。
仅仅只有这家酒家的人在纸醉金迷吗?
这家酒家,或许只是秦淮河畔的一个缩影,又有多少人,在这醉生梦死中,忘记了国家的动荡、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以声色歌舞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或许诗人批判针对的,更是秦淮畔那群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人们。
《后庭》一曲,在当日琼枝璧月之场,狎客传笺,纤儿按拍,无愁之天子,何等繁荣!乃同此珠喉清唱,付与秦淮寒夜。……以商女之明慧善歌,而亦如无知之木石。独有孤舟行客,俯仰兴亡,不堪重听耳。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琼枝璧月:借指奢华糜烂的生活
狎客:陪伴权贵游乐之人
纤儿:犹小儿,含鄙视意
明慧:聪明
重:重复
一边是孤舟行客萧索凄迷,一边是酒筵歌席纸醉金迷,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境对比之中, 诗人前面写景的忧愁彻底引爆,他一扫之前的低沉,言辞激烈地发出悲愤的慨叹:“若仍醉生梦死,国家必然万劫不复”。诗人仿佛已经在灯红酒绿中,看到了风雨飘摇的唐王朝的结局。
诗人真正想要批判的是哪些人?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探究
灯红酒绿
醉生梦死
寻欢作乐
昏庸奢靡
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
杜牧生活的晚唐
统治集团腐朽昏庸
各地藩镇拥兵自重
边患频繁发生
社会危机四伏
写作背景
建康是六朝的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刺时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
使后人而复哀之
——杜牧
《阿房宫赋》
晚唐统治者
不要沉溺于声色享乐之中,要汲 取南朝覆亡的教训,而应当以国事为重。
警告
忧国忧民
以天下为己任
怀抱匡世济俗的理想
中国文人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诗人通过写夜泊秦淮的见闻和感受,抒发了对统治阶级不顾国家安危,沉迷于享乐生活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商女不知
犹唱《后庭花》
烟、水、月、沙
夜泊 近酒家
写景
叙事
抒情
议论
忧国忧民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泊秦淮
筑 梦
课堂练习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笼”的意思是 ,
“近”的意思是 。
2、《泊秦淮》中揭示诗歌主题千古名句是:
3、翻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笼罩
靠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隔着秦淮河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4.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C
6.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好在什么地方。
答:将烟 、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
起,点出朦胧凄凉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