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小毛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小毛虫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1 21:4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小毛虫
教材分析:
《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文章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成蝶的变化过程。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描写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挪”等1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尽”“挣”组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通过小毛虫成长过程,感受笨拙的小毛虫变成灵巧、轻盈的蝴蝶,这一个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中教育学生也能像小毛虫那样,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生机勃勃”“笨拙”“挪动”“九牛二虎之力”“尽心竭力”等词语。2.能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明白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四.教学过程:
(一)资料分享,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朋友,瞧,他们是谁?(板贴小毛虫和蝴蝶图片)学生回答。谁知道他俩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交流:小毛虫会变成蝴蝶。
2、小毛虫最终变成美丽的蝴蝶,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呀!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他还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毛虫》这篇文章呢,达芬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吧。(出示达芬奇的相关资料)
3、今天,我们能从这么出色的人写的文章中学习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真是太幸运了。大家想不想去探究他笔下的小毛虫呀?那就跟老师一起读出课题。(板贴课题)
【设计理念:导入环节让学生根据实际了解情况交流所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课外留心观察生活,乐于深入阅读探究。补充达芬奇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下世界名人的事迹,更能激发学生对小毛虫的好奇心,为进一步学习文章,了解小毛虫变身为蝴蝶打下情感基础。】
(二)自学考查,扫清障碍
1.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
过渡: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你们完成了吗?指名带拼音读,纠正字音,学习多音字“尽”、“挣”。学生齐读生字词。去掉拼音男女分读。
2、小游戏——认字招蝶。
3、日积月累【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已有自学生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课前预习自学,课中多种形式检查,激发交流共享方法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习惯,达到校内外识字学习共融的效果。】
(三)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思考: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来。学生交流:小毛虫——茧——蝴蝶
2、(逐一出示课本中三幅插图)你从插图中看到了什么?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这幅插图情景?学生交流,读出相关段落。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仔细,说得真清楚,读得更不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交流顺利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插图,先让学生通过看图交流发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全面、具体、完整等能力,再图文対照读语句,让孩子积累语言的效果更突出。】
(四)精读感悟,品味“可怜、笨拙”
过渡: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一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语或者语句。
预设一:可怜的小毛虫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学生交流。可怜、孤独、孤单......
2、品味“可怜”。随机出示句子: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哪里让你有这种感受?学生交流原因。强调关联词“既......也......更......”,关联词把“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连接起来,这样小毛虫就更加地——可怜。指导朗读:读出小毛虫的可怜,要放慢语速,声音稍微低沉,关联词“既......也......更”应读得一个比一个强调。
3、体会“生机勃勃”。出示句子:大大小小的昆虫却是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真是到处生机勃勃。相比之下,大大小小的昆虫却是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什么是“生机勃勃”?生交流。(出示动态图)蜜蜂,瓢虫、苍蝇,青蛙等飞的飞,跳的跳,跑的跑,唱的唱,他们都忙忙碌碌的很带劲,这就是——“生机勃勃”。指导朗读:带着轻松欢快的感觉朗读,语速稍快。“生机勃勃”应该读得响亮,体现出昆虫世界的多彩热闹,充满了活力。
4、对比朗读。过渡:虽然昆虫世界里充满了活力,但是有一条小毛虫却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1)出示: 对 比大大小小的昆虫 这只小毛虫又是唱,又是跳,既不会唱跑的跑,飞的飞......突出可怜 也不会跑到处生机勃勃。 更不会飞。引读:因为这只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而这样就能更好地表现小毛虫编织茧屋花了很长时间。
5、此时,你又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预设: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不怕困难,为了实现目标不懈努力......
6、德育渗透。同学们,小毛虫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它尽心竭力地把自己裹进茧屋里。其他动物也懂得这个道理,例如:蚂蚁忙着搬运东西,蜜蜂采蜜,蜘蛛结网等等,那么你们现在该做的事情又是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点拨。
过渡:大家都觉得自己眼前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长大以后报效祖国。老师也替你们感到欣慰。那你们打算怎样做呢?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小毛虫的品质——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不怕困难,为了实现目标不懈努力,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仑
【设计意图:总结所学内容,明白蕴含道理;最后运用名人名言,再次鼓励学生自信乐观的生活,同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存。】
(五)布置作业:
1、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提示:小毛虫→茧→蝴蝶2、把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通过提示降低复述课文的难度,学生更易理解,更容易表达。让学生回家把所学的道理讲给父母听,这不仅考查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亲情沟通。】
计意图:板书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掌握小毛虫变蝴蝶的整个过程,还能够学有所得,明白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