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课件(1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课件(1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2 11:25:13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代诗人。其诗风自然活泼、幽默诙谐,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金,反对屈膝投降。他性格有点孤僻和固执己见,所以人生路上走得颇不顺畅,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听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骗。
就。
同“正”。
诗意: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山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赚”字写了行人被骗,而又不揭穿被谁骗,给读者留下悬念。富有幽黙、风趣、调侃的色彩。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
“错”字表现出对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沮丧和失落的心理。
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
惊讶、失望、失落
诗歌赏析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思考:末句的“放”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这两个动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山仿佛是在故意捉弄行人一般,一次次地“放”了你又“拦”住了你。语言生动,富有情趣。
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因为行走在万山深处,即使一座山“放过了你”,还有无数的山在“拦”着你呢。
诗歌赏析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思考:诗中的“山”只是“山”吗?
山 —— 困难
万山围子 —— 重重困难
爬过一座山 —— 克服一个困难
爬山过程 —— 人生过程
哲理:不为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化险为夷。
诗歌赏析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表明人生在世,就是不断地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课堂小结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有哪些哲理诗句?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