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
卡尔 萨根
【教学目标】
1.梳理文本基本概念,了解宇宙知识,辨析相似概念间关系;
2.赏析疑难语句,体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妙处;
3.参与语文实践,领悟作者对科学探索的积极认识和满腔激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文本作为解说词的表述科学性,学习关于宇宙的基本知识;
2.理解表达的逻辑性与生动性,梳理、区分文本中定论、推论和想象三类内容,拓展思维;
3.激发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和求知欲,积淀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
1.品味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译作突出的欧化特征;
2.理解科学介绍的客观性与激情想象的主观性相结合的特点,培养科学热情和探索精神。
一、导读
1.探秘宇宙。
(1)神话中的宇宙:神话中的天,就是古人对宇宙的一种解释: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2)文学作品中的宇宙:屈原就曾对天连发 173 问,追索宇宙的奥秘。嫦娥五号上去了,甚至到了月亮背面,但并没有发现古人所想象的嫦娥。
(3)卡尔 萨根解说的宇宙:《宇宙的边疆》——了解宇宙、思考人类的未来。
2.谈谈解说词是怎样一种文体?
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做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
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
3.《宇宙的边疆》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哪些是你以前所不知道的呢?
《宇宙的边疆》是和《自然的选择》编排在一组的,前一篇是讲科研,这一篇是科普。
没有科普,难以充分体现科研的价值,则无知无法转变为略知一二;只有科普,没有科研,海水始终只能没及脚踝,一知半解!
4.其中哪些是读了文本才知道的?
光年、银河系、宇宙中遇见行星的概率、星系的构成、M31 星系、行星恒星数量相等、漩涡星系 NGC6872、椭圆星系 IC4970、超新星、银河系有 4000 亿个恒星、行星系、慧尾的产生,等等。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
5.梳理文章的整体思路顺序。
(1)宇宙(第 1-7 段)
(2)星系群(第 8 段)
(3)星系、子星系(第 9 段) 银河系(第 10 段)
(4)恒星(第 11-14 段)
(5)太阳系和行星(第 15-16 段)
(6)地球(第 17-18 段)
6.哪些是解说者也不知道的?
梁启超的学术精神四要素:
①质疑与求真的胆识:不妄徇古人成说与一己臆见;
②理清事物来龙去脉:务尽其条理、备其佐证;
③继往开来;
④善用比较:胪举多数之异说而下正确之折衷。
二、研读
1.咱们依然按照文本的自然顺序,梳理统计“宇宙”“人类”“探索”“地球”“我们”在文中出现的次数,作出比较、分析结论。
项目 宇宙 地球 人类 我们 我 探索
频次 35 16 13 77 3 10
①宇宙:必须高度重视对宇宙的研究,所以反复提及、一再称呼宇宙,相当于用呼告来直接抒情。19 次出现在前 7 段。
②地球:对宇宙现有的探索成果,是在地球上取得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都是以地球为起点;反复提及地球,可见对这个蓝色星球的珍爱。
③人类:珍贵的星球上更其珍贵的生命。探索宇宙,寻找家园,是人类的使命。既有自豪感,也有忧患感。
④我们:倒数第二段就有 8 个“我们”,有时一句话当中就出现好几次“我们”,传递出强烈的感情讯号。把作家、科学家与观众、大众当作一个整体,具有亲切感,让受众不知不觉地走入设定的思路、情境,更容易接受推出的观点;同时,也激发出一种群体自豪感、勇于敢和使命感。
⑤我:解说词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更强调冷静客观,不带入个人见解,但作者是解说员, 更加熟悉解说的内容,在情感强烈时,情不自禁跳出来说话,并非推销个人观点。而是以领路人的使命感,牵引读者、观众。
将“我”从“我们”当中独立出来,也有身份上的自信和优越感,还有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自觉意识。如第九段,“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谈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既特别表明是个人见解,将其与科学定论分开,彰显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用“我”这一个体来推动“我们”这个群体,这正是推广、普及科研成果的常态,从中也可以领悟,文本中间洋溢着的如此丰沛的热情、激情和豪情,是来自何处。作为科学家、科普作家,解说词是他自己写的,他对宇宙科技领悟的深刻、言辞中的恳切和意味深长也就不难理解了。
⑥探索:过去的宇宙探索成果、现在展示的宇宙画面,都跟科学探索有关;而未来的命运也取决于探索的持续、深入程度。集中在开头、结尾部分。一是引入,一是总结、展望。
其实,还有“它”“它们”“想象”等词,也值得关注,不仅留意其本身的含义,还要将陆续出现的相关概念前后勾连、联系起来思考。我认为,我们地球人类,应当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它、它们。
2.类似的表达,在文中还有很多,大家能否实践一下我所总结的“读写万能公式”,用译解潜台词的方法,结合做考试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对照选项与原文差异的经验找例子谈谈体会?
比如:
(1)第二段第二句: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旧版教材的语序是“大多数人类所关心的问题”,你怎么看?
(2)第六段首句: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整体特征是“空”,也即大海的水面,可能有类地行星。
(3)第四段最后一句: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3.探究议论、抒情性文字是如何与说明性文字结合在一起的,找例句结合语境、词语含义等解析内容与情感。
(1)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指代词指代什么?)
(2)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一般人要不要理解?)
(3)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 决条件。
(探索属于本能,是智慧人类必须承担的责任,探索才有未来。)
(4)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
(过来人的口吻?)
(5)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
(呼应题记?取譬设喻,易于理解?)
(6)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
(“某人”,为何不说“人类”)
(7)整个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
(定则、定论,规律)
(8)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 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 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是在“唯我独尊,别无所有”的无知状态起步的)
(9)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宇宙汪洋茫无 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解析】标志性的句子。揭示了这是一次基于科学探索和大胆想象的科学漫游,也暗示和回应了前文的顺序,就是宇宙漫游的游踪。抒情主观,议论客观。此句既表达了对这颗幸运星球的珍爱,又不无遗憾和冷静客观地描述了这颗星球的微不足道。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恰好就是科学论证与文学想象之间的矛盾统一。已有的结论,不容怀疑,未来的探索,还需要多一些基于科学的推论与合理想象。
(10)题记: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帕斯卡尔《思想录》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小结】
(1)议论句表达的主要观点:
“我们”人类是渺小、勇敢、智慧、幸运的,为了地球和人类的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入探索,无限拓展科学王国的疆土。
(2)抒情句抒发的主要感情:
对宇宙的热爱、对过去探索成果的领悟、对地球的珍惜、作为人类的自豪感、科学家的忧患意识、对探寻人类家园的使命感和无限期待……
4.请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项进行实践:
①假如你就是卡尔 萨根,尝试作即兴演讲,鼓舞大众探索宇宙;
②或者选择课文中一幅插图,现场撰写一段解说词并进行解说;
③或者为即将播映的电视节目《宇宙》设计一份海报,吸引观众观看。
为选择第二种的同学提供新教材插图。学生活动,分小组,由代表展示成果。
【课堂小结】
很有趣的是,英文单词 explore(探索),拆成三部分,恰好是 explain(解释)+or(或者)+e(错误),也就是探索可能有两种结果:得出确解,或者,发现错误(error),回到原点(empty),一无所获。这恰好就是探索的规律。
对应于后者,霍金坚信地外文明的存在,告诫人类不要轻易与之接触;对应于前者,南仁东耗尽毕生心血为探索宇宙建设了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如果真要问一声,宇宙有没有边疆,我们可能会说,宇宙边疆的辽阔程度取决于我们的科学水平和想象能力,不管怎样, 站在前人的肩上,用科学与想象了解宇宙,漫游太空、探索真相、寻找人类家园,是必然的使命!我们寻找最早家园的伟大旅程,已经开始!你们准备好了吗?
三、应用
1.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组成的(上千亿个恒星),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
B.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
C.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
D.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答案】C
【详解】A.括号应紧靠被注释词语“恒星群”;B.“行星”后逗号应为顿号;D.“老年星”后的逗号应为分号。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工作者不仅树立“科技自信”,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科技他信”,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
C.从整个宇宙来看,不但它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D.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适用于地球的我们所熟悉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已经没有意义。
【答案】A
【详解】B.语序不当,前句主语为“科技工作者”,后句主语为“社会各界”,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应把“不仅”放到“需要科技工作者”前。C.语序不当,“不但……而且”引起的两个分句主语都是“它”,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它”应放在“不但”前。D.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中,领属性应放在最前,故“我们所熟悉的”应放在“适用于地球”之前。
3.“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案】这里用“尘埃”的小来衬托宇宙的大、宇宙的浩渺。作者用“因为……所以…”这一因果关系复句归纳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强调了我们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必要性。
4.只要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如何理解此处的“晕眩战栗”?
【答案】“晕眩战栗”形容人们面对宇宙的众多奥秘时那种激动的心情。这个词增添了文章语言的趣味性,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起来,更激发了人们探索宇宙的兴趣。
5.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在从事某种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世界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他们跟我们的差别很大吗?他们的形状生物、化学、神经生态历史、政治科学技术、艺术、音乐、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情况如何?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的。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答案】指出许多恒星都可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这种模式跟太阳系相似,其中的一些行星上可能有高级动物。
6.本文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并归纳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案】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的。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恒星;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地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光射到我们眼里,要在太空飞8分钟,但要远达冥王星,则几乎要飞6小时,这当然是指光速。太阳和冥王星的距离以光速言,只是算小时,但和其他恒星之间,就要计年了。最近的恒星叫人马座一号,离我们有4.29光年。在这难以体会的浩阔空间里,什么也没有,除了亘古的长夜里的簇簇星光。这样的大虚无里,什么戈壁,什么瀚海,都成了__________的笑话。人马座一号不过是太阳系的隔壁邻居,已经__________。至于宇宙之大,从这头到那头,( )。
“仰观宇宙之大” __________?我们这寒门小族的太阳系,离银河的表面虽只有45光年,但是跟盘盘囷囷的银河涡心却相距大约2.6万光年。正如我们在边角上的座位看戏,只能是__________,哪里就觑得真切。至于“俯察品类之盛”,也有许多东西悖乎我们这小世界的“天经地义”。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吗?木星上的一年却大约是地球上的十二年,而其一日只约等于我们的十小时。水星的一年却大约只有我们的八十八天。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来吗?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微乎其微 可望而不可即 来之不易 隔岸观火
B.微不足道 可望而不可即 谈何容易 雾里看花
C.微乎其微 风马牛不相及 谈何容易 雾里看花
D.微不足道 风马牛不相及 来之不易 隔岸观火
【答案】B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算是光,也要奔波260亿年 B.光奔波260亿年就能到达
C.如果是光,要奔波260亿年 D.只有260亿光年的距离
【答案】A
通读语段可知,此处应该强调的是宇宙之大,分析四个选项可知,B项和D项表达的意思是距离不远,不符合强调宇宙之大的意思。A项和C项比较,A项更能突出这一点。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如果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B.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C.你如果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D.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太阳从西天升起就会被看见,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答案】C
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前后分句的主语一致的情况下,主语要放在关联词之前;二是句式杂糅,可改为“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对科学家来说,宇宙中的脉冲星是很迷人的。它们的体积非常小,小的脉冲星直径一般只有几十千米,跟宇宙中动辄直径上万千米的天体相比,身材简直弱不禁风。但是,__________,能量却非常大。目前全世界观测到的脉冲星,_____________,将来,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有希望观测到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说起来,银河系外脉冲星的信号频率和手机的频率差不多。______________,就仿佛接了一个10万光年外的电话。
【答案】
个头这么小的脉冲星(或“脉冲星个头虽然小”) 都在银河系以内 如果人类能够接收到银河系外脉冲星的信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宇宙爆炸在不同的时段物质所发生的变化。每条不超过15个字。
宇宙在爆炸发生后的百分之一秒时,温度大约是一千亿摄氏度,比最热的恒星中心还要热,以致不可能聚集成任何普通的物质成分,即不可能聚集成分子、原子甚至原子核,能够在爆炸中相互飞速地分离的只是各种基本粒子,一类是电子,另外一类是正电子,还有数目大致相等的各种中微子。除此之外还充满了光。随着爆炸继续下去,温度下降了。在最初的三分钟终了时,下降到十亿摄氏度,这个温度能使中子和质子开始组成复合的原子核。这个时候宇宙的组成主要是光子、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核物质仍然只占很小的份额。又过了几十万年,温度终于冷却到足够低,可以让电子与氢核和氦核组成原子。
(1)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百分之一秒时)飞速分离出各种基本粒子(或:分离出电子、正电子和各种中微子);
(2)(最初的三分钟终了时)中子和质子组成复合原子核;
(3)(几十万年之后)电子、氢核和氦核组成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