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7.2千克与克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7.2千克与克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1 22:3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千克与克的认识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依据《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本节课我力求做到以下两点: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重视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中多为学生提供小组学习的机会,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这样既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操作实践的空间,也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他们都能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北京版课改实验教材第四册 “千克与克的认识”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重的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质量单位教学的“起始课”,同时又是后续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质量问题,对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也已经有所了解,但却缺乏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的感性认识,更别说估计出物品的实际质量了,因此理解这样的概念就会感到吃力。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克与1 千克的质量观念,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仅靠观察得到,更多的需依靠肌肉感觉来感知。考虑到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我深刻认识到要上好这节课,主要在于如何才能让学生切实深刻地建立具体的质量观,重点应让学生成功地进行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而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所以,通过我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和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在本节课中要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充分感受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并通过实践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突破难点,完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教师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 ,根据这一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的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活动情境,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学生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每人一个2分硬币、一定质量的大米、一个台秤、一些苹果、课前学生调查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课前称自己的体重。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3、能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1克与1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激趣导入师:老师要在咱班进行赛跑比赛,你们愿不愿意参加?可是这次老师要给比赛增加一点难度,要求在班里(一胖一瘦)两个同学选一个,背着他跑,如果要你选的话你会选谁?为什么?(试一试)师:看来我们的重量,有的轻、有的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师: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揭示课题并板书:克和千克】(公斤、斤、两)斤、两是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所以大家要学好它。(因为物体的重量也称作物体的质量,所以,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克和千克”的单位吗?师: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数据,知道:克通常用字母g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板书:g kg】二、探索新知(一)认识“克”。1、掂一掂 ,感受1克。我们每人桌上都有1枚2分硬币,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掂一掂,感觉一下1枚2分硬币有多重?有什么感觉?2、称一称,建立1克的概念。(1)一枚2分硬币到底有多重,靠我们的感觉很难判断准确,我们就要用一种精密的仪器——天平来称量。(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2)【课件出示天平,教师简介天平和砝码并用天平来实际称出1枚2分硬币的重量】(3)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4)请同学们闭上眼,把2分硬币放在手中,再感觉一下这1克物体的质量,再掂一掂。3、估计1克重的物体。(1)你能根据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在学具中找一找,掂一掂,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重?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2)在你的生活中或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学生举例)4、感知几克。(1)我们已经知道:1个2分硬币重1克,假如老师有无穷多的2分硬币,我把它一枚一枚的放进这个钱袋子里,你能告诉我它的质量是多少吗?2枚呢?3枚呢?10枚呢?100枚呢?(2)100克有多重呢?这袋饼干的质量就是100克,猜我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掂一掂感受100克)(3)在学具袋中还有好多是老师从超市采购来的食品,你能在上面找到他们的质量吗?掂一掂、读一读。(4)饼干没有写明质量,你能不能把它跟其他物体比较一下,掂一掂,比一比。做两件事:一、估计一下一袋饼干的质量,二、按轻重先给他们排排队。(5)继续往袋子里放硬币:200枚呢 500枚呢?500克有多重?找一找学具中500克的物品掂一掂。(6)随着硬币的不停放入,让学生感受质量越来越重,继续追问并放入硬币:999枚呢?1000枚呢?告诉学生:1000克也可以记做1千克。千克是相对于克而言更高级的质量单位。【板书:1000克 1千克】(二)认识“千克”。1、感知1千克。(1)师:你能在学具中找到质量为1000克的物品吗?(两袋500克)掂一掂。1000克比1克重多了,称这些较重的东西,平时常用什么秤?你在哪儿见过?【课件出示各种秤:介绍各种称的适用范围,重点介绍台秤。】(2)台秤可以称相对重一些的物体,一般以千克为单位。把两袋500克黄豆放到盘子上,观察看指针对着几,对着1就是1千克。2、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1)师说明:1000克不仅可以表示为1千克,通过称我们知道:1000克和1千克所表示的质量也是相等的,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板书:1千克=1000克】(2)关系交流。①1000克和1千克的单位一样吗?【课件出示】②怎样读它们比较好呢?1 千克 1000 克③根据它们关系,抢答:【课件出示】1000克里面有( )个1克。 1千克里面有( )个1克。 1000个1克是( )克。 1000个1克是( )千克。(3)把这两包黄豆放在手上,轮流掂一掂,仔细感觉一下1千克。师:把1千克和1克重的物体放在手上,有什么感觉?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克作单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千克作单位?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较轻的物体---(克)较重的物体---(千克) 】(4)进一步感受克与千克。师:拎起一袋苹果,问:“这袋苹果的质量以什么作单位?”教师继续问:“谁来拎一拎,估计一下这袋苹果有多少千克?”指名估算。放在台秤上称一称。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算一算,1千克有几个。教师继续问:“这一个苹果以什么作单位?”追问:“请你估算一下这个苹果有多少克?” 三、巩固练习。 1、填上合适的单位。 3( ) 4( ) 4( ) 230( ) 2、趣味练习: (改错题): 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村长,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3、拓展性练习: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谁重一些?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延伸:【课件出示:大象图】你认为这头大象的质量要用什么作单位?除了我们今天认识的克和千克,我们以后还要学到其他的质量单位。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