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孙权劝学》 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析谈话与透思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这篇短文主要写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及吕蒙通过学习发生的变化,从而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很有教益。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课文所蕴涵的人文思想,提倡学生各抒已见,不必强求一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2、通过共同探究及讲解,疏通文意,把握内容。3、提高学生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精要,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认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学具准备、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
教 学 过 程
实施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境创设 1、今天我们来学习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短文,首先请同学介绍一下你知道的这部书的有关知识。2、解题: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看了题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下面我们阅读学习这篇文章,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根据认知与体会,谈学法。联系历史,了解本文作者及文章出处的有关部门知识。独立分析大胆置疑
探索性研究 1、指导学生读通文章,扫除阅读障碍后,学生说说这篇章中哪些字容易读错?2、教师范度,指导学生跟读,注意速度及正确断句。3、指导学生分组探讨,疏通文意,把握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借助工具书、注释及相互间的帮助,读通文章。跟读――自读――齐读,直到流利,畅通无阻。利用工具书,课文注释和上下文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解决疑难字词 6、大屏幕出示,重点讲古今词义的不同。易混淆的字词:初 当 涂 治 见 过 议论 更谓,对……说 卿,君对臣的称呼,你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辞,推托 以,拿 多务:事情多 岂,难道 治经,研 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掌握个别字词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小组释疑解惑
实施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解决疑难字词 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 但:只不过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历史 耳,罢了。 孰若孤?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乃,于是,就 就,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论议,谈论议事 才略,才干、谋略 吴下阿蒙,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更,重新 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何,怎么 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解决,如有不懂,可由全班同学解决,再不懂,交由教师来共同探讨解决
迁移悟道 7、写了哪些人?他们都是怎样的人?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教师在追问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课文所蕴涵的人文思想)。 认识到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 8、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收获?以后你会怎样做?9、我们,时刻都要记得学习,因为:学习,可以……学习,可以……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利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道练习,尽量运用精炼的语句,要有一定的节奏,最好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作业 1、课文中有些语句已经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并用它们各造一个句子。2、课文中没有写吕蒙是如何学习的,而是通过鲁肃大惊并与之结友,表现了学习给吕蒙带来的巨大变化。请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吕蒙是如何学习的或学习的过程,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潜意识中总结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