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2 12:05: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0张PPT)
贾生
李商隐
目录
o1.李商隐
o2.贾生
o3.诗意
o4.赏析
o5.小结
contents
o1
李商隐
01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
01
生平
3岁左右随父赴浙
不到10岁
父逝
随母还乡艰苦生活
16岁擅长古文
26岁
得中进士
多次失败
渐渐不满
27岁结婚
牵扯牛李党派之争
政治仕途不顺辞官
31岁重
回秘书省母逝丁忧
三年后李派失势
一年后
岳父逝世
35岁因不得志而郁郁寡欢
36岁随李党南迁,最终失去工作
37岁求助令狐绹被拒,担任县尉
38岁追随卢弘正,一年后卢弘正逝世。
40岁任参军
最终辞官归乡闲居
o2
贾生
02
贾生,即贾谊。年少出仕,召为博士,颇受文帝重视,一年后为太中大夫。因其部分主张触犯了豪强贵族利益,又好议国事,批时政,权臣周勃、灌婴排挤他,任长沙王傅,几年后仍由文帝召还。后再次被贬,三十三岁而死。其主张在文帝时并非都未付诸实施。司马迁《史记》中将贾谊与屈原同列,用意在于同情二人怀才不遇,也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感慨融于其中。唐人作诗多以贾谊不遇为题,用以安慰朋友或自己的不幸遭遇。
贾谊
02
贾谊更是一代贤才
汉文帝史称明君
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
贾谊
o3
诗意
03
诗意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03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汉文帝求贤若渴,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谊。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才华横溢的推重和赞许。
03
诗意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讨论的不是关心百姓生计而是鬼神之事。
03
可怜夜半虚前席
承接前两句,写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
03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与贾谊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治国安民之道,天下百姓的问题。
o4
赏析
04
赏析
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不露贬义,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
读了后两句,才恍然大悟,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扬——抑
诗人语含讽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手法
04
讽、怜
艺术手法:托古讽今
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
同时,诗人怜贾谊正是自怜。既表达了对皇帝的讽刺,又抒写了自己的怀才不遇。
o5
小结
05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宣室夜对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这件事,借题发挥,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这首咏叹贾生的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讽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怜。诗人夙怀欲回天地之志,但偏遭党争,沉沦下僚,诗中常有贾生年少虚垂涕之类的感慨。
小结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