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常见的物体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A.汽油和盐水 B.黄铜和石墨 C.人体和大地 D.塑料和陶瓷
2.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4. 如右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无线电波、次声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
A.无线电波 B.次声波 C.可见光 D.紫外线
5.下列给出的用电器中连接方式属于串联的是 ( )
A.烘托节日气氛的小彩灯 B.道路两旁的路灯
C.家中的电视和电脑等家用电器 D.教室里照明用的日光灯
6.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
A.0.46A B.0.52A C.2.46A D.2.6A
7.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女孩在灯照射下出现影子 B.小鸭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放映电影时在银幕上得到放大的画面 D.用相机拍下美丽的油菜花
8.如图所示,现在很多城市城区公路两旁安装了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产生的原因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11.小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12.下列几组电阻并联后,等效阻值最小的一组是( )
A.30欧和15欧 B.20欧和25欧 C.10欧和35欧 D.5欧和40欧
1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1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
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
15.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
16.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L1和L2都不发光,将电压表并联在ab之间时,电压表示数为O,将电压表并联在bc之间时,电压表示数较大,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该故障可能是( )
A.L2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1短路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18.小科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 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19.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则:( )
A.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
B.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降低 C.当仅增大R2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通过R1 的电流变大
D.当仅增大R2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可降低A、B间的电压
20.在如图所示的电器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均为定值电阻。当①、②都是电流表时,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①表的示数与②表的示数之比为m;当①、②都是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1和S2,①表的示数与②表的示数之比为n。下列关于m、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mn=n-2m B.mn=n+1
C.mn=n-1 D.因R1、R2未知,故m、n的关系无法确定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12题,每空2分,其中26题作图共2分,共50分)
21.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 来判断的。
2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2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 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 ▲ _____。
23.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
2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 ▲ __伏。家庭电路中,电冰箱与电视机是_ ▲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中电灯工作时将___ ▲ _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电灯泡的灯丝电阻工作时与没有工作时的电阻相比: ▲ (选填“工作时大”或“工作时小”或“一样大”)
2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则反射角为 ▲ ;若入射角增大15°,反射角将增大 ▲ 。
26.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27.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 ▲ ___透镜,要拍摄如图的人像,人离镜头的距离与镜头的焦距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 。
28.善于观察的小科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 ▲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29.如图是小科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 ▲ ___cm;当物距为1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 ▲ __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0.小科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用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U-I图象,则b的电阻值为___ ▲ __Ω,将a、b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___ ▲ __A。
31.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
(1)其工作原理利用了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 ▲ 的规律.
(2)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部分电阻为R2,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2两端电压减小,则可知R2阻值 ▲ ,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 ▲ (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宁波地区春季多风,小科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 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A,A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请分析说明该装置测量风速的原理: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3题,每空2分,共20分)
3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
3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 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 ▲ 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 ▲ __________.
35.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 ▲ (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流表示数 C.电压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 ▲ (选填序号);
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 ;
(5)实验过程中,当R用10欧电阻改换成15欧电阻后,此时滑动变阻器应向 ▲ (选填“左”或“右”,以图甲的滑动变阻器为例)移动,才能达到目的。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1题,共10分)
3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 2A”字样。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2安。已知电流表A1的“0~3A”量程档损坏。
(1)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求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要使电流表A2与电流表A1的比值变小,变阻器的滑片P应继续向__ ▲_移动(选填“左”或“右”)。
现有阻值为15欧、30欧和60欧的三个电阻,请从中选择一个来替换电阻R1,然后移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A2与电流表A1的比值最小,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 应选择的电阻阻值为______ ▲ ________欧。
② 通过计算求出电流表A2与电流表A1的最小比值。
2013年 八年级(下)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12题,每空2分,共50分)
2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6、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9、 、 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1、(1)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3题,每空2分,共20分)
33、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4、(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1题,共10分)
36、(1)
(2)
(3)
①______________
②
八年级(下)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B A B B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A D A A C B C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10题,每空2分,共50分)
21、_____振动_______ 、______水(或液体)______ 、____音色_______
22、______1500________ 、 _______真空不能传声_______
23、______镜面反射或光的反射_________
24、_____1.5_____、_____并联_____ 、____电____ 、_____工作时大______
25、_____400____ 、____150_____
26、略
27、___凸__、____大于2倍焦距_____
28、_____远视眼_______ 、 _____A区_____
29、 10 、 _______投影仪_______
30、_______5_______ 、_________0.4_________
31、(1) 长 、(2)______减小_______ 、_______减小_________
32、____风速变大(小),活塞上方气压变小(大),活塞向上(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大),电路中电流变大(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小),电压表(风速表)示数变大(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3题,每空2分,共20分)
33、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34、(1)透过玻璃板看到像 (2) 2 (3)___有可能找不到像___
35、(1)____C_________ (2)略
(3)____C________
(4)_____电压_____
(5)______右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1题,共10分)
36、(1)I1=U/ R1 =6伏/50欧=0.12安 2分
(2)I2=I-I1 =0.52安-0.12安=0.4安 1分
R2=U/ I2=6伏/0.4安=15欧 1分
(3) 右 2分
①____30欧_____ 2分
② I1=U/ R1 =6伏/30欧=0.2安
I2=U/ R2 =6伏/20欧=0.3安
I2/ I=I2/(I1+I2)=0.3安/(0.2安+0.3安)=3/5 2分
L1
S1
S2
L2
L2
S1
S2
L1
L1
S2
S1
L2
B
C
D
L1
S2
S1
L2
L2
S2
S1
L1
a
甲 乙 丙
触摸屏
P
R1
R2
S
下边缘
R
V
S
风
外壳
R1
A
P
R1
S
A1
R2
A2
试场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