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 “渡、蔽、拼”等 9个生字。
2、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什么。
3、 细读课文,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 初步体会 “ ” “!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4、 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教学重点:
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童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喜鹊视频,你们知道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吗?
2、介绍喜鹊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3、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4、出示课文中带‘渡’的词语,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到这些词语的位置。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结: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欢他们。
三、讲读课文,激发“喜欢”之情
1、出示学习提示二:默读1——4自然段,用“——” 画出含有我喜欢的句子。 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出示1——4自然段,学生边说,老师边画。
3、出示第一句,指名读,说说我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枫树?
(1)出示句子:它好像一把太阳伞。 它好像一把绿色太阳伞。 它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写出了枫树的什么特点?指名读出我的喜欢。
(2)枫树长得高大,生机勃勃,我喜欢它,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在炎热的夏天,他会给乡亲们和喜鹊带来什么?刮风下雨的时候,他又会怎样?指导再次读第一句,读出我的喜欢。
4、出示第二句,指名读,我喜欢的是什么?指导读出我的喜欢。
5、出示第三句,指名读,我为什么喜欢喜鹊的窝? 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6、出示“我真是喜欢极了。”指导读出我的喜欢。
7、出示1——4自然段配乐朗读,一名同学读含有喜欢的句子,其他同学读剩余的内容。读出我的喜欢。 创设情境:我是如此喜欢喜鹊,从那天起,我一有空,便来到渡口边,站在枫树下,我看到了那些情景?
四、 感受“喜欢”之乐。
1、出示学习提示三:默读5——12自然段,我看到了哪些情景?
(1) 指名说我看到了什么?(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 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 ,一会儿教他们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齐读这句话。
(2) 喜鹊在忙些什么呢
(3) 想一想:这句话里说了几件事?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句末的省略号中你读懂了什么?喜鹊阿姨还会教喜鹊弟弟做什么?
(5)语言训练:你能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吗?
2、朗读“学拼音” 部分
(1)创设情境:我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学拼音,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老师当喜鹊阿姨,你们就是喜鹊弟弟。出示句子: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2)指导朗读 喜鹊弟弟和喜鹊阿姨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去掉旁白读一读。
3、 朗读“看日出”部分
(1)指名分角色朗读9——12自然段,思考:我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读喜鹊阿姨的话。出示句子:“鹊!鹊鹊鹊?”指导读好感叹句和问句。 读喜鹊弟弟的话。出示句子:鹊!鹊鹊!鹊鹊鹊!指导学生读出喜鹊弟弟的兴奋与快乐。 读我的想象:根据标点符号读出恰当的语气。
(3)师生合作表演读五至十二自然段。
五、展开想象,进入“喜欢”之境 创设情境: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了,喜鹊弟弟可高兴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1、 想象写话。出示句子: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 ____________ ”
2、 我为什么会懂得他们的语言? 因为我喜欢喜鹊,所以懂得他们的语言,因为我懂得,所以我非常高兴,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写道——“我真高兴啊!”(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六 、总结全文
喜鹊阿姨、喜鹊弟弟和我生活的多么有趣啊!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这里有喜鹊阿姨,喜鹊弟弟,我喜欢他们。我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多么有趣的童话啊!
板书设计
9 枫树上的喜鹊
我 喜鹊阿姨 喜鹊弟弟
喜
一个喜鹊窝
欢
一棵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