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级高一下期绵广联考
语文
注恋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送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容案写在答题卡上对
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总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①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邺下文学集闺在文学创作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有着英大作用,曹操、曹玉、
曹植父子三人的文学创作则更是其中的典型。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及:“曹玉的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
党时代。”也印证了耳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曾提出的这一论断:“魏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期。”追溯当时的
相关政治文化背景也不难看出,在动荡的社会中,文人深刻意识到了人生的身不由己与渺小脆弱,开始转
而注意到了人在短暂生命中的存在意义一这便凸显出了当时文人已经将日光转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上,
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魏晋时期的“文学自觉”,而这一特点,在三曹父于的诗歌创作与文艺思想中更
是清昕可见。
②建安时期的文学自觉首先体现在诗人主动发挥了诗歌的抒情性与非功利性,更多地转向了对自身生
命和个体情感的抒发。曹操就曾在《短歌行》中抒发对时间的概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并在《龟虽寿》中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幕年,壮心不已”衫显自己的雄心抱负。
而除了诗歌之外,建安时期的文人也通过多种文学样式作为自已情感的寄托,曹植就曾情《洛神赋》表现
出追求理想而不得,·以至于理想幻灭的哀怒悲戚,曹丕的《与吴质书》中,亦是将真挚恳切地对亡友的追
思与对时光逝去的慨叹娓娓道来。
③除了注重文学的抒情之外,建安诗人也开始对诗歌创作中的形式问题进行有益探索。“三曹”中曹
禄所留下的诗耿,多以四言乐府诗的形式出现,而曹玉的《燕耿行》则开创了七言诗的先河,是中国文学
史上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明代学者胡应薜便曾货:“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而直到曾植
的《洛神赋》出现,中国文人诗追求声律、讲究词采、工于对偶修辞的特点发展至崭新阶段,其中“潮若
惊鸿,妮若游龙。荣曜秋莉,华茂春松”等句子文采卓然,至今依旧给读者以文学之美的享受。
④与此同时,.建安文人不仅着眼于文学自身,还对文学理论进行了新的探讨与认识。曹玉的《典论·论
绵广联考悟文第1页(共8页)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