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012年11月15日11时53分,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新当选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亲切地向在场的500多位中外记者挥手致意。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这一郑重承诺,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方面的巨大变化。
2.知道人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3.知道中国在交通、通信方面的进步。
①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旧中国的难民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20世纪40年代到今我国经济发展变化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式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蓝灰色的海洋
衣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衣。
经济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
1989-1999年港台风来袭
衣
巩俐1993年戛纳电影节
港台明星
垫肩服装
时尚风潮
运动系列
贝贝裙
千禧年后服饰凸显个性化和国际化
民族元素渗透时尚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旗袍走俏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受到世界尊重。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新世纪
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新时代
照片中的服饰变迁
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
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前的饮食
1982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人们在上海市中心的国营南市区第72号粮店门口排队买米。排队的人们把冻僵的双手塞进口袋里或缩到袖子里。队伍很长。
饮食的变化
60年代,包饺子过春节的场景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
绿色食品
饮食的变化
大年三十吃团年饭的一家人
新世纪饮食的健康追求
如果说,过去人们只追求饮食的“量”,而很少顾及“质”。但新千年的中国人已步入小康社会,现在的人们更注重饮食结构的科学化和健康化。
中国城镇家
庭恩格尔系
数的下降,
说明饮食消
费不再是家
庭消费重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居民收入增长164倍
食
反思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格外关心、关注的。……然而在近期,食品安全几平每天都有新的问题被曝光,从最开始的“苏丹红事件”、“注水肉”、“三鹿
守护食品安全,慎防病从口入
奶粉事件”、“老皮酸奶事件”,到添加剂超标,生产环境杂乱不堪等,各种问题就像倾盆大雨淋到我们身上。
反思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搐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能源和粮食版图上的关键环节。在他们之间发生的战火,必然将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间挑战全球粮食产业链的安全。
泥巴墙,茅草房,
支口锅,铺张床。
住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六十年代住草房,七十年代建瓦房,
八十年代加走廊,九十年代盖楼房,
现在实行建洋房,盖处别墅讲花样。
住
改革开放后的住房
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交通条件: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改革开放后,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我国交通发展的成就?
铁路
公路
航空
轨道
出行方式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
70-80年代风靡全国的自行车
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绿皮火车
春运路上特有的“铁骑大军”
农民工拥有了私家车。开着私家车去工地上班
高铁
网约车出行
交通工具多样、出行便捷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行动信速——通信的发展
国家统计局2021年2月28日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656亿GB,比上年增长35.7%,年末互联网上网人数9.8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0.4%。
信
改革开放后的通信
中国互联网之路
1986年8月25日,从北京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 5年目标 --- 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
200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项目开始实施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
我国互联网规模和用户数全球第一。
总结分析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①党和国家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推行。
②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③科学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共同奋斗。
合作探究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
的变化
交通、通信
的不断发展
衣:
有限、单调
丰富多彩
食:
结构单一
吃饱、吃好、健康绿色
住:
拥挤、实施简单
居住条件改善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交通
铁路
公路
民用航空
轨道交通
综合交通
运输网
人们的出
行方式发
生很大变化
通信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课堂小结
1、人民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2.马齿苋、荠菜、苦菜、香椿、槐花等野菜,原本都是人们因为粮食不足用来充饥的,现在却成为餐桌上的稀罕物,受到大家的喜爱。这说明现在人们在吃上注重
A.饥饱 B.猎奇 C.绿色健康 D.粮食
C
C
课堂训练
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是
A.基本持平 B.时增时减
C.大幅度增长 D.幅度下降
C
4.全国电信网络的逐渐形成是在哪一时期
A.新中国成立后 B.改革开放后 C.近十年 D.21世纪初
A
5.下列关于中国互联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B.使信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复杂
C.互联网普及率居世界第一
D.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保持传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