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新阳中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第一部分(16分)
1.(4分)
2.默写古诗文(8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7) ,
3(2分 ) ( )
4.(2分)修改①:
修改②:
第二部分(34分)
二、诗歌赏析(4分)
5.(2分 )
6 (2分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7.(4分)
8.(2分 )
9.(2分)
10.(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8分)
11.(2分)
12.(4分)
13.(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9分)
14.(2分)
15.(3分)
1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名著阅读(20分)
六,名著阅读
18.(2分)________
19.(2分)________
20. (2分)
21. (4分)
22. (2分)_______
23.(8分)
(1)(2分)
(2)(2分) 、
(3)(4分)
第四部分(50分)
七、作文(50分)
23.请以“班里那点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作文请书写在反面
作文题目:
100
100
200
200
300
300
400
400
500
500
600
600
700
700
800
800
900
900泗阳县新阳中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 120分 命题人 王丽
第一部分(16分)
注音和写字(4分)
婆suō( ) zhù( )立 隔膜( ) 秀颀( )
2.默写。(8分)
(1) ,欲上青天揽明月。
(2)抽刀断水水更流, 。
(3) ,怅望青天云水遥。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5)淮南秋雨夜, 。
(6)耳闻不如目见, ,。
(7)《马说》中与写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真没想到,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C. 大家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做学问应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2分)
2012年淮安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目前,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
动,确保本届读书节收到预期效果。
修改①:
修改②:
第二部分(34分)
二、诗歌赏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5-6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5.“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 ,“秋思”是首散曲的 。(2分)
6.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一)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 有仙则名 (2) 斯是陋室
(3) 无案牍之劳形 (4)谈笑有鸿儒,
8.翻译下面句子(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
9.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
答:
10.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 、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5分)
四、阅读议论文《平视》。回答11—13题(8分)
平 视
①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②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
③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自知的嚣张跋扈,是丧失理性的恣意妄为,是践踏尊严的恃强凌弱。
④因此,我们要平视!
⑤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他的语气说道:“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小姑娘单纯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于是她很轻松地做到了平视。
⑥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发展不同才造成了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能成为不平等待人的理由。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一个衣衫破旧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向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歧视别人不仅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即使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仍然不可忘记平视。
⑦但做到平视并不容易,它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⑧面对世界,我们要平视,国与国之间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面对他人,我们要平视,人与人之间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面对自我,我们要平视,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选文有较大改动)
11.(2分)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2.(4分)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道理
13.(2分)怎样才能做到平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9分)
掌心化雪
丁立梅
⑴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⑵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⑶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⑷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⑸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⑹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⑺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⑻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⑼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⑽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⑾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⑿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4.选文第⑵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2分)
15.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3分)
16.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7.选文的题目“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意思。(2分)
第三部分(20分)
六、《水浒传》名著阅读(20分)
18(2分)(1)下列与宋江相关的两个情节是( )
A、三顾茅庐 B、三进大观园 C、三打祝家庄 D、三碗不过冈
E、三败高太尉 F、三英战吕布 G、三入死囚牢 H、桃园三结义
19.(2分)在《水浒传》108条好汉中,有数位好汉的外号与“龙”有关,其中与“智多星”吴用等人一起“智取生辰纲”的是“入云龙” (人名)。
20(2分)《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21(2分)《水浒传》中, (人名)因高俅迫害而夜走延安府 (人名)因高俅斥退而流落东京城。
22.《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4分)
林 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鲁 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
23 名著推荐阅读(8分)
(A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①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
(B)林冲听得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拨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回来,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②走不到三五里,早见近村人家都拿着水桶钩子来救火。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 提着枪只顾走。那雪越下的猛。 (选文有删节)
(1)选文作者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2分)
(2) 选文中划线的两处文字分别表现了林冲 、 的性格特征。(2分)
(3)选文中有许多写雪的文字,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第四部分(50分)
七、作文(50分)
23.请以“班里那点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略
2,略
3,D
4,①去掉“能否”或在活动后添加“能否”
②“策划”和“实施”调换位置
5,曲牌名 题目
6,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1分)和思乡之情。(1分)
7,出名 这 使……劳累 大儒,博学的人
8,绿绿的苔痕长上台阶,青青的小草映入门帘。
9,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11.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或我们要平视)
12.比喻论证、举例论证,(2分)证明了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2分)
13.做到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14,“压”字写出了“她”深知家境的贫寒,理解母亲的愁苦,为帮助家庭解压,强行压制内心的欲望。
15,.⑴这句话写出了“她”的自身感受,文字质朴、自然,具有一定的哲理。⑵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她”的关怀和爱护
⑶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她”是鼓励。
16.,关怀爱护学生;教育方法科学、巧妙。
17“掌心化雪”本来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能让学生觉得温暖,感受鼓舞。
18,CE
19公孙胜
20,晁盖
21,王进 杨志
22,发配沧州府 风雪山神庙 大闹五台山 倒拔垂杨柳
23(1) 施耐庵 农民起义
(2)谨慎、机智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紧张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
24,作文(50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
一类卷:45—50分(以47分为基准分)
中心明确、思考深入,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38—44分(以41分为基准分)
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0—37分(以35分为基准分)
中心比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调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却确属抄袭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