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 考前重点题型查漏补缺
---解答题篇0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和的值;
(2)求的值.
17.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E为棱BC的中点,F为棱CD的中点.
(I)求证:平面;
(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III)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18.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右焦点为F,且,其中O为原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点P满足,点B在椭圆C上(B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AB与以P为圆心的圆相切与点Q,且Q为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AB的方程.
19.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完成解答.设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已知,,___________.
(1)请写出你的选择,并求和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满足,求;
(3)设,求证:.
20.已知函数 ,.
(1)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2)若 且 ,证明:,.
A
D
N八
B
C
D
B
E
C2022高考 考前重点题型查漏补缺
---解答题篇0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和的值;
(2)求的值.
【答案】 (1),(2)
【分析】
(1)由余弦定理求得,从而得出,由正弦定理求得,代入已知等式可求得;
(2)由二倍角公式,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计算.
【解析】
(1)
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是三角形内角,,
由正弦定理 得,所以,
由得,解得或(舍去).
(2)
,,
.
17.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E为棱BC的中点,F为棱CD的中点.
(I)求证:平面;
(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III)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答案】(I)证明见解析;(II);(III).
【解析】
【分析】(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及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证明,即可得证;
(II)求出,由运算即可得解;
(III)求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即可得解.
【解析】
(I)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因为E为棱BC的中点,F为棱CD的中点,所以,,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令,则,
因为,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II)由(1)得,,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则;
(III)由正方体的特征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18.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右焦点为F,且,其中O为原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点P满足,点B在椭圆C上(B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AB与以P为圆心的圆相切与点Q,且Q为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AB的方程.
【答案】(1)(2),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求得,从而求得椭圆的方程.
(2)设出直线的方程并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求得的的坐标,进而求得点的坐标,结合列方程,化简求得直线的斜率,从而求得直线的方程.
【解析】
(1)
由已知可得,
又,得,
因为,所以,
椭圆;
(2)
因为,所以,
设直线AB的方程为,则,
可得,
解得,,则,
又Q为线段AB的中点,,则,
,且,
由,解得,,
直线AB的方程为,.
19.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完成解答.设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已知,,___________.
(1)请写出你的选择,并求和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满足,求;
(3)设,求证:.
【答案】(1)条件选择见解析,
(2)
(3)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根据等差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基本运算求解即可;
(2)由(1)得,进而错位相减法求解即可;
(3)由(1)得,进而裂项求和即可.
【解析】
(1)选①,由题意有,,解得,故;
选②,由题意有,,解得,故;
选③,由题意有,,解得,故;
(2)由(1)得,,记,
,(1)
.(2)
(1)-(2)可得,
故.以.
(3)由(1)得,,
所以.
20.已知函数 ,.
(1)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2)若 且 ,证明:,.
【答案】(1)单调递增区间为 ,,单调递减区间为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 求导,,根据 ,由 求解;
(2)由 ,转化为证:,,令 ,利用导数法得到,转化为证 ,由 ,转化为证,令 ,,用导数证明.
【解析】
(1) ,,
因为 ,所以 ,
所以 或 ,,
所以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单调递减区间为 .
(2)
令 ,则 ,,
故 在 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故 ,即 ,
欲证:,,即证:,,
令 ,,则 ,
因为 ,故 ,
所以 , 在 上单调递增,
所以 ,
故欲证 ,,只需证 ,
因为 ,
所以 ,
即 ,
因为 ,故 ,故等价于证明:,
令 ,,
则 , 在 上单调递增,
故 ,即 ,从而结论得证.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第二问关键是利用,,转化为证明而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