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5-05 09: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⒈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⒊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课前预习】教材第五单元重难点知识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
⒈内容: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变化,不适用于 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⒉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⒊化学反应前后的“一定不变”,“一定改变”,“不一定改变”
⑶不一定改变:分子 不一定变,元素的 不一定变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
⒈书写原则:① ②
⒉书写步骤:[ 一写、二配、三标(注)]
⒊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实例(以2H2+O2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粒子(分子或原子)数比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积之比)
⒋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2H2O为例)
读法:⑴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
⑵每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水。
⑶每 个氢分子和 个氧 反应生成 个 。
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 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 能给你提供哪些信息
知识点3 化学反应类型
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已复习)
①化合反应:由 或 物质生成 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 反应物生成 或 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 和一种 反应,生成 单质和另一种 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相互交换 ,生成另外 的反应
⒉氧化还原反应
在CO+CuOCu+CO2 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被氧化的物质是 ,被还原的物质是 。
⒊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知识点4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⒈基本类型:⑴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⑵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⑶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⑷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⒉一般步骤:⑴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⑵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⑶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边,再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⑷列出比例,并求解;
⑸简明地写出答案。
三个要领 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健 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事项 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质,要先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人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计算中注意质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
③计算分解率公式:
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发生的错误:
⑴题意理解不清,析题不准,答非所问
⑵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正确的依据
⑶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人进行计算
⑷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
⑸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⒈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分子的数目;②元素的种类;③原子的数目;④原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⒉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8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21 待测 9
A.反应后Z的质量为9g B.反应中Y与W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 D.Z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⒊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Cr2O3 B.CrSO3 C.Cr2S3 D.Cr2(SO4)3
⒋有反应:8A+3B2=C2+6D(其中A、D是化合物,B2、C2是单质).若13.6g A与21.3g 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g D,已知C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4 B.16 C.32 D.35.5
⒌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⒍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 B.Cu+H2SO4═CuSO4+H2↑
C.3Fe+2O2Fe3O4 D.Cu+ZnSO4═Zn+CuSO4
⒎已知FeS2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FeS2+yO2═zFe2O3+wSO2,则x 与z的比为(  )
A.2︰1 B.1︰1 C.1︰2 D.1︰3
⒏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g O2,同时只生成44g CO2和36g H2O,则该物质中(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只含有氢元素 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填空题
⒐从H2O,Zn,CaO,H2SO4,NaOH,BaCl2,CuCl2,Na2SO4,KMnO4等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
a.酸和盐的反应 ; b.碱和盐的反应 ;
c.盐和盐的反应 。
⒑下列有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中的问题写化学方程式.
⑴写出实验中“更高”的化学方程式:
⑵写出反应“更快”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
⒒某补钙品(有效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的说明中标明含钙量为30%.李琳同学为了检验该产品,取l0g补钙品放入100g稀盐酸中,HCI与补钙品的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剩余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求:⑴补钙品中实际含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⑵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⒓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映后用天平称量,几率试验数据如下:
试验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所取样品的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 40.0 60.0 80.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2 0.4 0.5 0.5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⑴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 完全反应完了.⑵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 g.⑶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⑷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⒔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下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34g。请你计算:
⑴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⑵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
⑶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⒕如图是配好的硝酸银溶液,请根据标签上的文字信息进行计算:
⑴该瓶硝酸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 g.
⑵取一包氯化钠的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水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滴加上述溶液至完全反应,过滤、洗涤、烘干,称得沉淀2.87g,计算:①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含氯化钠多少克?②用去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学后反思】
⒕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55 g 10%的盐酸。求:
⑴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⑵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cm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⑶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10%的盐酸5 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
【学后反思】
⑴一定不变
宏观:物质的 不变;元素 不变
微观:原子的 、 、 不变
⑵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 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 一定改变
氧化反应:物质得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如:O2、CuO、CO2)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如:H2、C、CO)
PAGE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