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磁现象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磁现象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2 21: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磁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2.通过实验得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过程与方法 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 磁性、磁化的概念,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认识磁场、磁感线
教学手段 演示法、观察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通过纸杯魔术引入神秘的磁现象,引起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磁现象 认识磁体:利用磁贴能吸引生活中的哪些物质,认识磁体和磁性。 1. 磁体能够吸引铁、 钴 、镍等物质。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个部位叫磁极。(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3.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磁悬浮列车、磁吸。 6.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二)磁场 实验演示:将一条形磁体靠近静止的小磁针,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得出结论:小磁针受到了力 类比分析:建立磁场概念 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2.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提出问题:条形磁体周围磁场是如何分布的? 设计实验:每组一张透明投影片,根据给定小磁针位置画出每点的磁场方向,再复合多组的投影片并用幻灯机展示在墙面上,即可得到条形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性形状。 验证结论:利用在条形磁体周围撒铁屑的方法显示磁场的分布,验证探究结果。 3.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4.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演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明确了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了磁体、磁极、磁化以及磁场。 磁体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若干类,磁极只有两个,是根据其指向性命名的,磁化的现象也很多,生活中己把它作为记录信息的一个载体看待、使用了。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思考: 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磁体呢? 如何判断磁体磁性的强弱呢? 动手体验1:磁体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是否相同呢? 动手体验2: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小组合作探究: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 利用魔术引起学生兴趣,开启神秘的磁现象之旅 引发学生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带动学生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采用类比、推理等形式得出结论,有利于学生建立磁场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