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认识内能改变的方法.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 一些事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做功改 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实验法演示法
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课前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寻找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
方
料制作实验器材)
法
实
验
演示实验器材:压缩引火仪、烧瓶、打气简
器
学生实验器材:铁丝、砂纸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创设
情累
学
引入
新课
过
二、
一物体内能的概念
一·内能
复习动能和势能知识
程
进行
新课
通过类比得出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分子间有相
引导学生讨论
互作用力,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科学上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是焦耳
(J)o
学生讨论
提出问题:哪些物体有内能?为什么?
讨论得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学生讨论
提出问题: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讨论得出:内能不同于机械能,是另一种形式的
能。
二.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教
提出问题:物体的内能和它的温度有关吗?有什么
学生讨论
关系?为什么?
讨论得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学生活动:找出使一根铁丝内能
提出问题:物体温度的变化告诉我们物体内能
增加的方法,并借助身边的器材
学
改变了,改变物体内能有哪些方法呢?
体验
分类得出: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法可以改变物
体的内能
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分类
1.热传递改变内能
1.
热传递
PPT总结热传递现象中的有关知识。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热传递
二、
热里: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
过
进行
热里。热里的单位也是焦耳(J),热里是一个过程
新课
里,不能说具有(或含有)热里。
2.做功改变内能
提出问题;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发生什么变
化呢?
引导学生回顾对铁丝做功出现的
演示压缩引火仪
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
程
结论(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提出问题:假若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会怎样变
化?
演示气体对外做功
对实验现象分析
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
结论:(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
相互转化
热传递和做功这两种方法都能改变物体的内
四.知识小结
能,是等效的
回顾、小结
四.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