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到实验室去 :粗盐的提纯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到实验室去 :粗盐的提纯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02 11:1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粗盐的提纯学案
【导学提纲】:
提出问题: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方法总结]
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中过滤,目的是 ,若要除掉可溶性杂质,需加入 、 、 等物质,将 等可溶性杂质转换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 将溶液的pH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深入思考] “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加入氯化钡、纯碱、烧碱等物质,使SO42- 、Ca2+ 、Mg2+等可溶性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盐酸将溶液的pH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针对上述叙述,运用你所学过的复分解反应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入的氯化钡、纯碱、烧碱分别要对应将 、 、 离子转化为沉淀;
⑵如果这些离子是由CaCl2、MgSO4溶解于水形成的,那么依次加入适量的烧碱、氯化钡、纯碱时,会怎样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反馈练习】
1.要从溶液中除去一部分溶剂,最好的办法是
A.倒出一部分 B. 结晶 C.蒸发 D.过滤
2.下列各组物质通过过滤可分离的是
A. NaCl和KCl B. CaCO3和Na2CO3 C.水和豆油 D. CuO MnO2
3.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滤液放在蒸发皿里用酒精灯加热,当蒸发皿里( )时,就要停止加热
A.水分全部蒸去 B.滤液开始沸腾 C.出现大量固体 D.出现少量固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析出晶体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①溶质的性质 ②温度 ③压强 ④溶质的质量 ⑤溶剂质量 ⑥溶剂的性质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6.粗盐提纯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酒精灯、坩埚、烧杯 B.烧杯、漏斗、酒精灯、铁架台
C.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皿 D.酒精灯、水槽、铁架台、试管
7.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 g。20℃时,20 g食盐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70 g B.69 g C.68 g D.67 g
8.一杯20℃的NaNO3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是
A.蒸发10 g水有晶体析出 B.加入10 g NaNO3 晶体,有晶体未溶
C.降低10℃时,有晶体析出 D.在该温度下,加入少许NaNO3 晶体,晶体质量不再减少
9.如图,把盛饱和硝酸钾溶液(内含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与一
U形管连通,U形管内盛有水,并将试管插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往烧杯
中缓慢加入硝酸铵晶体(硝酸铵溶于水使液体温度迅速降低),此时试管里
的硝酸钾晶体的量会 ;
U形管中液体变化是 。如果往杯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固体(NaOH溶于水使液体温度迅速升高),此时试管里的硝酸钾晶体的量会 ;
U形管中液体变化是 。
10. 右图中曲线a.b是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
试根据图象回答:
(1)t4℃时,A.B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  B,
(2)t2℃时,饱和溶液中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A%)
和饱和溶液中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B%)的大小关系
是:A% B%。
(3)t1℃时,一定量的A、B分别溶解在100 g水里
达到饱和,保持溶剂质量不变,升高温度到t3℃时,若要重新使两溶 液都达到饱和,加入A、B物质的质量大的是 。
(4)为了从混有少量A的物质B中提取较纯净的B,可采用 方法。
11、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的溶解度是 g。
(2)在 ℃时, 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把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没有晶
体析出的是 。
12.有一NaCl、Na2CO3混合物10 g与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 2.2 g。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我的收获]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称取粗盐/g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5.0    
2.过滤
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溶解粗盐/g 粗盐/g 精盐产率/g
     
5.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与讨论]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
2.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1)过滤时滤纸破损。(2)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2.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1)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2)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率降低。(3)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从而产率降低。(4)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从而使产率降低。
[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