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2 13: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 部编版教材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3《桂花雨》(教案)
(2022年最新修订版)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沉浸、缠着”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重难点: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摇桂花之乐”,领悟作者借助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桂花雨”
1.同学们,远离家乡的人们往往会对故乡的一草一木带有深厚的感情。《桂花雨》这篇散文,作者就把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通过桂花表达了出来。
2.“桂花雨”是什么意思呢?在文中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3.交流作者创作散文《桂花雨》的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想一想,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摇桂花)
三、精读课文,感受摇桂花之乐。
1、金秋十月,满树桂花飘香,这是作者最快乐的时候。(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
(1)品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画出相关的句子,再仔细体会体会。
交流句子一:
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
a.从“缠、总是、大事”这些词语中体会作者迫切要摇桂花的心理。
b.指导读出急切、迫不及待的感觉。
交流句子二: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a.从“乐、使劲、摇啊摇、满头满身”感受到作者摇桂花时的快乐。
b.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
交流句子三: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a.句子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快乐的心情?我们也来喊一喊吧。
b.两个感叹号也能体现作者的快乐呢!再读这句话。
2.这段文字充满着作者摇桂花时的快乐,大家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份快乐的呢?
交流总结: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体现摇桂花的快乐,真是栩栩如生。
3.情境创设:假如你就站在树下摇桂花,此时此刻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边读边想象,读出摇桂花的乐趣。配乐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四、赏读句子,体会思乡之情。
家乡的桂花勾起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是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仔细品一品,读一读。
1.仔细品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呢?
(1)带着自己的体会去理解这句话。
觉得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更香,这是因为母亲与家乡的桂花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无论哪里的桂花都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2)联系阅读链接,进一步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a.自由读阅读链接内容,想一想,这两段话体现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b.结合阅读链接想一想,母亲的这种感觉潜在的一种情感是什么?
c.感情朗读母亲说的话。
2.品读“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浸”字,怎样的情景才可以称为“浸”呢?
(2)品析关键词“十几家、全年、整个村子”,透过这几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桂花香气浓郁,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食品,所以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指导朗读,读出对桂花的喜爱,读出思乡之情。
3.体会“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最后一段,抒情意味浓厚,点名中心,进一步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
(2)感情朗读。
4.作者通过回忆“摇花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令我们感动。
2.抄写文中令人回味悠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