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2 13: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离魂重压下,叹无奈不休
——《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梳理两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品味两篇小说的魅力。
2.以“变形”为焦点,了解“成名之子”“格里高尔”等人物形象。
3.结合作者所处环境,感受作者传达的现实批判精神。
这世间有多种变形,“人变形”“物变形”都是从本体形貌上开始改变的,“变形”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控诉,有可能是自身能量不强大,有可能是增强信心,有可能是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也有可能是无法承担生活的重压……那么,《促织》《变形记》又是什么原因让人变形的呢?
请同学们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促织》《变形记》的故事情节。
学习任务一
《促织》情节概括:
征促织——捕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献促织——评促织
《变形记》(节选)情节概括:
一天早晨,某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当他准备起床上班时,却发现身体根本无法控制。他非常着急,想出各种方法,用了很长时间才从床上摔落到地毯上。这个过程中,他的母亲,父亲、妹妹以及随后来到的公司协理都在催促他上班。最后,当他终于费尽了力气打开了房门,他的形象立刻吓跑了公司协理,吓晕了母亲。父亲则厌恶地发出唬声,恶狠狠地把他赶回了房间。
1.假设陆中报要开设一个“小说人物介绍”专栏,希冀增加学生对小说人物的了解,提高同学们对相关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化修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以“简历”的方式投稿陆中报来介绍“成名之子”和“格里高尔”。
学习任务二
成名之子 格里高尔
年龄
身份地位
家庭成员
经济状况
人生追求
主要经历
简历
成名之子 格里高尔
年龄 九岁 成年
身份地位 里正之子(社会底层) 推销员(社会底层)
家庭成员 父母 父母、妹妹
经济状况 家庭薄产累尽 一人赚钱养家、负债累累、经济困难
人生追求 拯救家人 还清债务,辞职
主要经历 1.意外弄死父亲的促织; 2.害怕得跳井自杀; 3.魂魄变成一只促织 1.唯一的活动就是工作;
2.变成一只大甲虫
简历
2.简要说明:“成名之子”与“格里高尔”的人物特征。
学习任务二
“成名之子”:孝顺、胆小、逃避现实生活的社会底层人物
“格里高尔”:孝顺、勤奋、对社会愤愤不平,但又无力反抗的受尽压迫的弱者
学习任务三
探究合作:
1.成名之子为什么会魂变促织?
2.格里高尔为何会变身大甲虫 为什么是大甲虫而不是其他动物?
《促织》写作背景:
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康熙年间也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视为“英主”,可当时人都追求“声色犬马”,酷爱“斗鸡戏虫”,如传至今日的斗蟋蟀盆,就以康、乾隆年间制作的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讽当世,揭露“英主”当政之一“盛世”时的黑暗现实。
Q1:成名之子为什么会魂变促织?
1.官府的要求
2.父亲逾期交“促织”
3.误杀“促织”
4.薄财累尽
5.变促织救家
6.逃避现实
《变形记》(节选)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社会发展迅速,但普通人的生活充斥着压力;盛行的物质主义使得人际关系变得淡漠。
Q2:格里高尔为何会变身大甲虫,为什么是大甲虫而不是其他动物?
1.虫:小、无杀伤力
2.格里高尔:卑微、毫无反抗性
3.格里高尔:生活和精神负担大、“变虫”逃避现实
主题
这两篇小说同样是“人化虫”,一个面对社会的黑暗,一个面对人性的黑暗,不管是“成名之子”还是格里高尔,他们的生活环境都非常压抑,身在其中无法解脱,这恰恰也反映了他们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只能通过“人化虫”这种逃避现实的方式纾解内心的苦闷、压抑之情,寻求精神自由,解脱自我。
思考活动
成名之子因为生活的重压而“化为促织”,格里高尔因为生活的重压而异化为甲壳虫。其实,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无法挣脱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果你面临生活的重压,你会怎么做呢?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