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02 11:49:06

文档简介

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 2分,共60分)
图示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界线为著名的胡焕庸线,界线两侧人口密度有明显
的差异。据此完成 1-3 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大势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东北高于华北 B.沿海低于内陆 C.平原高于山区 D.青藏高于西北
2.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有
A.自然条件好 B.土地面积广 C.开发时间晚 D.人口自然增长快
3.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经济 C.气候和科技 D.地形和科技
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对于城市组团绿
心,需要在保护发展原有绿色空间的基础上适当提倡复合利用空间,发展多种生态复合产业,形成复合型城市绿心。下图示意城市组团绿心网络格局。据此完成 4-5 题。
4.下列产业活动最适合布局在“绿心”区域的是
A.文具用品批发 B.生物制药 C.农产品加工 D.服装制造
5.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打造城市绿心将会
A.加剧城市竞争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增加地下径流量 D.减缓城市“空心化”现象
“极地果蔬”是指种植在青藏高原上的有机果蔬。地处川西高原的理塘县平均海拔
4300 米,当地从山东引进温带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在大棚内种出 20 多个绿色果蔬品种, 不但满足了当地农牧民的“菜篮子”,还成为成都市农业产业转移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川
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县。据此完成 6-8 题。
6.理塘县利用温室大棚种植“极地果蔬”,可以
A.增加棚内光照强度 B.提高地表土壤温度
C.防止土壤肥力流失 D.加快空气流动速度
7.与成都平原相比,理塘县生产“极地果蔬”的优势条件是
A.地势起伏较小 B.日照时间较长 C.灌溉水源充足 D.劳动力较充足
第 1 页 共 6 页
8.理塘县“极地果蔬”供应港澳地区,首先要
A.扩大果蔬生产规模 B.提高果蔬运输效率
C.加强品种改良技术 D.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21 世纪经济”杂志 2021 年 10 月 14 日报道:疫情肆虐、港口延误、工人短缺等一
系列因素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威胁着几乎每一种商品供应,同时疫情后期消费者的需求却在飙升。在全球供应链危机愈演愈烈之际,美国各地,往年要到圣诞节前几周才开始
因年底购物旺季忙得团团转的商家,如今才刚踏入金秋 10 月,就已陷入深深的忧虑中。 据此完成 9-10 题。
9.此次供应链危机
A.会导致原材料供大于求 B.会导致海洋运输的总载重吨位下降
C.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D.会导致资金严重不足
10.美国的问题是,消费者可能很难在感恩节买到火鸡,尤其是供应短缺的小型火鸡。
美国最大的火鸡供应商最近给零售商和分销商写了一封信,直言情况不容乐观,“火鸡行
业仍在与生产问题作斗争”。“火鸡行业仍在与生产问题作斗争”是指
A.火鸡食物单一 B.火鸡生产被政治利用
C.火鸡价格飙升 D.很多火鸡养殖场倒闭
电视剧产业主要有“台剧”和“网剧”,“台剧”由电视台自行生产,或由独立影
视企业生产,并将版权一次性出售给电视台;“网剧”是仅在、或最先在视频网站上播出的电视剧。据此完成 11-12 题。
11.“网剧”生产网络中的企业趋向于集聚在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地区,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使人们空闲时间多 B.文化单一更加专注某一领域
C.制度开放集聚大量创意阶层 D.外来民工人员技术水平较高
12.近年来“网剧”不断兴盛,主要原因是
①运营局限小,发展空间大 ②生产周期长,品质特别优
③媒体互动性强,参与性强 ④传播速度快,途径方式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北冰洋航线商业化通航成为可能。该航线沿途港口的建设
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支点港口(提供货物中转、补给及船舶修理等)的建设。下图分别为北冰洋航线分布图、部分港口发展潜力图。据此完成 13-14 题。
13.图示北冰洋航线沿途港口最适合建成支点港口的是
A.摩尔曼斯克 B.迪克森 C.普罗维杰尼亚 D.季克西
14.Ⅰ航段比Ⅳ航段通航时间更长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更低 B.极昼更长 C.暖流增温 D.晴天较多
第 2 页 共 6 页
梧州是一座有着 2 100 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 “小香港”之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下图示意广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据此回答 15-16 题。
15.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
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 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
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 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
16.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 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
C.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 D.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
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7-18 题。
17.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共同性原则
18.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③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④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俗称“老粗布”“手织布”。鲁锦的织造工具(下
图所示)几乎全是木制的,结构都很简单。织造原料为纯棉材料和纯天然的印染色料。清末时期,鲁西南地区手工织造的鲁锦和印染技术受到巨大的冲击而迅速衰落。到目前为止,鲁锦从业者多为 40~60 岁的农村妇女,鲁锦织造技艺和印染技术正面临消失的困境。
据此完成 19-20 题。
19.清末以来鲁锦手工织造业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鲁锦织造技艺的失传和从业者减少
B.消费市场的萎缩
C.洋布进口及机器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D.劳动力价格上涨
20.鲁西南地区恢复和发展鲁锦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棉花产量大,资源丰富
B.劳动力丰富且文化水平高
C.现代化织造机器发展迅速
D.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悠久
第 3 页 共 6 页
读下图“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图”,完成 21-22 题。
21.图中 K、L、N、M 所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A.山西省(晋)、青海(青)、广西(桂)、湖北(湘)
B.河北省(冀)、西藏(藏)、安徽(皖)、湖北(湘)
C.山西省(晋)、新疆(新)、贵州(贵)、湖北(鄂)
D.山西省(晋)、西藏(藏)、贵州(黔)、湖北(鄂)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脉①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山脉②是昆仑山脉
C.山脉③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以西是云贵高原
D.图中四个省区中,有三个省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23.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陆相连,且均为内陆国的是
A.朝鲜、菲律宾、阿富汗 B.印度、越南、缅甸
C.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 D.蒙古、不丹、尼泊尔
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 24-25 题。
2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A.南多北少 B.北多南少 C.南北少中部多 D.南北多中部少
25.图中显示,我国的降水多集中在
A.冬春季节 B.春夏季节 C.夏秋季节 D.秋冬季节
下表是我国四条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对比表。根据表中资料,回26-27题。
河 流 径流总量(亿 立方米) 多年平均含沙量 (千克/立方米)
甲 226 61
乙 624 0.14
丙 118 4.6
丁 2 700 0.16
26.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A.闽江、黑龙江、伊犁河、海河 B.海河、黑龙江、闽江、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27.其中属于外流河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 D.甲、乙、丁
第 4 页 共 6 页
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更具战略意义。据此回答 28-29 题。
28.目前,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属都由中国生产供应。下列图中是世界最大稀土金属产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稀土金属的功能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环保技术领域。下列省区风力涡轮机市
场潜力最大的是
A.四川 B.贵州 C.江苏 D.江西
30.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柑橘果树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低温。四川省蒲江县 1 月均温 6.5 摄氏度,7 月均温 26
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 1200mm。该地自古以来就盛产柑橘,近年来培育出优质柑橘品 种—丑柑。下图为丑柑景观图。
(1)简述蒲江种植丑柑果树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2)指出蒲江生产丑柑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分)
(3)为扩大丑柑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第 5 页 共 6 页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港特区坐落于柬埔寨南部的西哈努克省,2007 年,西港特区由中国某纺织服装集
团接管,该集团规划设计了西港特区。2008 年,西港特区正式开工建设,其总体规划面积达 11.13km2,第一期开发面积为 5.28km2。全部建成后,可容纳超过 300 家企业入驻,
其目标是打造成为国际性综合工业园区。目前,西港特区已经引入来自中国、欧美、东
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 153 家企业,涉及行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箱包皮具、五金机械、木业制品等,其中工业企业共 139 家,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 80%以上。2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以及《2015-2025 工业发展计划》
高度契合,柬埔寨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高度共识。下图示 意西港特区地理位置。
(1)分析柬埔寨西港特区吸引国外企业大量入驻的原因。(6分)
(2)指出入驻西港特区企业的主要特点。(4分)
(3)请为打造西港特区国际性综合工业区提出合理建议。(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数西算”是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后又一个西部大开发超大型工程。
“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大数据计算需要耗费极高的电力。甘肃省同时成为东数西算、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枢纽。
(1)请指出甘肃省成为东数西算、西电东送枢纽的共同优势,并简析优势产生的原因。
(6分)
(2)甘肃省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根据材料简述哪些地理界线穿过甘肃省?(6分)
第 6 页 共 6 页期中答案
1-3.CAA 4-5.BC 6-8.BBC 9-10.CD
11-12.CD 13-14.DC 15-16.BA 17-18.AB 19-20.CD
21-22.DC 23.D 24-25.AC 26-27.CD 28-29.BC 30.C
31.(1)冬季温和,低温冻害少;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2)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3)拓展销售集道;扩大种植规模;加大宣传力度;改善运输条件。
32.(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基础设施较完善;国家政策优惠。
(2)劳动力投入大;技术含量低;原料消耗量大。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服务水平;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区的整体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3.(1)主要优势:可再生清洁能源丰富/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
原因:风能:河西走廊狭管效应,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近。太阳能:大陆性气候面积广阔,晴天多,太阳辐射充足。土地资源丰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水平较低,甘肃省面积较大,地广人稀,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
(2)地势第一、二阶梯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南方、北方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