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绥中乡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绥中乡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02 15:1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期中试题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12 H-1 K-39 Mn-55 Cl-35.5 N-14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30分13-15题有1-2个选项)
1.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星火燎原 C.滴水成冰 D.沙里淘金
2.高铁是“中国制造”一张耀眼的名片,它带领中国走向世界。高铁列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性质的是( )
A.稳定性 B.还原性 C.滑腻感 D.导电性
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五氧化二磷 汞 B.水 空气
C.硫 二氧化碳 D.糖水 氮气
4.我国古代某些字画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而成,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碳具有还原性 D.碳单质不溶于水
5.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碳单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导电性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用于超导领域
C.活性炭吸附性强——用作冰箱除味剂
D.炭黑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制墨汁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倾倒药品
C.称量药品 D.检验氧气收集满
7.金属铝的冶炼要用到冰晶石,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为(冰晶石用X表示):12HF+3Na2CO3+2Al(OH)3=2X+3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AlF3 B.NaF C.NaAlF4 D.Na3AlF6
8.小华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小华认为的“铁”是指( )
A.金属铁 B.铁分子 C.铁元素 D.铁原子
9.“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是( )
A.分子体积小 B.分子质量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
C.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11.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2.将mg A物质在ng B物质中充分燃烧,所生成C物质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m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待测质量一定为4g
1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B.可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15.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进行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的四步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检验 D.验满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8分)
16.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5价的磷元素__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3)氯化钾_______。 (4)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
1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均填序号)
①海水 ②铜 ③食盐水 ④洁净的空气 ⑤液氧 ⑥ 二氧化碳 ⑦冰水混合物
18.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和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元素。
(3)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种类和______种类。
19.阅读教材中金刚石、石墨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完成下表:
实验1:用小刀削下铅笔末,并用手触摸,有何感觉?
实验2:将电路连接,小灯泡亮吗?再把铅笔芯、碳棒分别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还亮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物质 主要物理性质 用途
外观 硬度 导电性
金刚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石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小组讨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为什么物理性质有这么大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 1 中 A 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 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C 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的,B 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3)C 中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
(4)如图 2 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1.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氖气 B、一氧化碳 C、红磷 D、氯酸钾 E、四氧化三铁 F、氧气 G、二氧化碳。
(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_; (2)会污染空气的气体是______;
(3)可制造霓虹灯的气体是______; (4)黑色固体的是_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
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 (4)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
2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请回答: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为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2)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说说你家中的节水的措施___________。
(3)“空气更清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4)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写1点)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1分)
24.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图)。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1)图中酒精灯火焰上方加了一个金属网罩,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
(2)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3)刚开始加热时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填“熄灭酒精灯”或“撤走导管”)。
(5)实验结束后,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原因是_________。
2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填字母序号),当导管口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若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选择G的优点______。
(4)某同学若选择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若木条熄灭,则已收满。
(5)实验室通常用__________检验CO2。
26.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实验
(1)红磷燃烧实验
结论:红磷燃烧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实验小结:
①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的__________要良好。
②玻璃管下端与红磷接触的目的:__________。
③气球的作用:如不安装气球,则__________。
④锥形瓶底部不铺上细沙的后果:锥形瓶__________。
(2)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①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________物质,溶液由__________逐渐变成__________。将烧杯放回托盘后,天平保持平衡。
②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四、计算题(共11分)
27.(4分)最近,科学家研究确认,一些油炸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回答并计算(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1)丙烯酰胺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1个丙烯酰胺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丙烯酰胺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4)丙烯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8.(7分)加热32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并冷却后称量,剩余22.4g固体。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1分)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