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5 16:1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问卷)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2.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 B.禅让制度 C.分封制 D.分化制度
3.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4.希腊民主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它依赖于小规模的城邦和公民的广泛参与。”“广泛参与”的群体是指
A.城邦所有人 B.成年男性公民 C.城邦所有公民 D.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
5.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6.“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 B.森严的等级制度
C.君主集权专制 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
7.13世纪的很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它们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铸币、军事防卫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等权利。以上内容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  
A.工商业者的集散地 B.教皇控制的领地
C.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D.领主控制的庄园
8.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A.西班牙人 B.阿拉伯人 C.土耳其人 D.葡萄牙人
9.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大化改新 B.奴隶制民主政治 C.《汉谟拉比法典》 D.种姓制度
10.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他以“安拉是唯一的真神”为口号,提出“施舍济贫”、“和平安宁”等主张。据此可知,伊斯兰教的创立
宣扬了民本主义的理念 B、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要求
C、减轻了阿拉伯人的苦难 D、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愿望
11.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当然不是皆大欢喜的事,而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事。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其中“愁”一类的是   
A.西班牙 B.荷兰 C.意大利 D.英国
12.“依靠固定收入的人遭受了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损失,而那些投身商业的人常常发家致富了……由传统社会经济关系确立的日常生活的确定性都被打碎了。”出现这种情形,是由于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圈地运动 D.重商主义
13.“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进步意义在于
A.加快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 B.促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欧洲殖民者开始进行殖民扩张 D.使世界走向整体化
14.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重大事件。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 
A.王权的衰落 B.神权的动摇 C.人的解放 D.理性的启蒙
15.下列关于近代英美两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元首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B.政府的首脑都要对议会负责
C.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 D.国家元首都掌握最高的军政大权
16.“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这一规定体现了  
A.分权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平等原则 D.两党制原则
17.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即可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A.否定教皇地位 B.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C.推翻了罗马教皇的统治 D.肯定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地位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下列各项中,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政治保障的是
圈地运动的进行 B.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C. 手工工场的发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19.英国在18世纪时,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在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2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向全世界无产者发出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从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得益于  
A.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前人的理论成果
C.工人阶级的斗争 D.马克思、恩格斯的潜心研究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B、亚洲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C、亚洲人民坚持反抗斗争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2.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城市的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23.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  
A.全面地论述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B.辩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C.否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科学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
2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爆发受下列哪些事件的影响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25.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是
①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②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③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7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而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终于超过了王权,成为英国政治中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材料三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英国“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的结果使英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在此政体下国王处于怎样的地位?(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4分)
(4)根据上述材料概要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分)
27、有关“人”的价值观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保护人的尊严。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伊拉斯谟反对中世纪僵化保守的经院神学,因为在这种神学的视角下,个人只是神的附属品。同时,伊拉斯谟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
——《伊拉斯谟: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知识分子》
材料二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
——《基督时报》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分析这些主张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和卢梭对“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的设想。(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 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4分);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2分)
(3)请就材料三中描述的现象,发表你的见解。(2分)
29、世界稳定与大国政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开始后,两个交战集团内部进行着频繁外交活动,通过谈判协调彼此利益冲突,谋划制订出一个符合各自掠夺利益的战后分赃计划。但是,军事上的失败导致同盟国一方的掠夺计划破产。
——陈文艺《近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征服土耳其主要是依靠印度的人力,但是英国对古老土耳其帝国残存部分的主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插曲。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材料三 巴黎和会……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英、美及俄国的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4分)
高一历史期中测试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C B D A C B A B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A D D A A D D B B B
材料解析题
26(16分)
(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6分)
(2)实行三权分立制,总统受议会和法院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受选民监督。(4分)
(3)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4分)
(4)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民主化进程。(2分)
27(10分)
强调人的个性和尊严。(2分)
主张:因信称义(2分)
发展:使个人获得信仰的自主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2分)
孟:三权分立;卢:天赋人权、社会契约(4分)
28(10分)
动力:拥有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任两点,得4分)
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隔绝的状态。(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科学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3)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要同步进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意思接近即可,2分)
29(14分)
帝国主义战争(2分)
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美国成为最大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增强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6分)
特点: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任一点,得2分)
原因: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国联缺乏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凡尔赛体系存在不稳定性,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战争的因素(任两点,得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