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2 13: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分数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30分)
1.女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70,174,178,180,180,184.现用身高178cm的队员替换场上身高174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  )
A.平均数变大,中位数不变 B.平均数变大,中位数变大
C.平均数变小,中位数不变 D.平均数变小,中位数变大
2.甲、乙、丙、丁四人各进行10次射击测试,它们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1,S乙2=1.1,S丙2=0.6,S丁2=0.9,则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已知两组数据:x1、x2、x3、x4、x5和x1+2、x2+2、x3+2、x4+2、x5+2,下列有关这两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数相等 B.中位数相等 C.众数相等 D.方差相等
4. 对于一组数据:1,5,6,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4 B.众数是5 C.中位数是6 D.方差是3.2
5. 一组数据2,0,1,x,3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2 B.4 C.1 D.3
6. 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下表,你认为商家更应该关注鞋子尺码的(  )
尺码(cm)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4 6 6 10 2 1 1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7. 据调查,某班20位女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如下表所示,则鞋子的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尺码/码 34 35 36 37 38
人数 2 5 10 2 1
A.35码,35码 B.35码,36码 C.36码,35码 D.36码,36码
8. 下列说法中:①样本中的方差越小,波动越小,说明样本稳定性越好;②一组数据的众数只有一个;③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据;④数据3,3,3,3,2,5中的众数为4;⑤一组数据的方差一定是正数.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0 B.1 C.2 D.4
9. 对于一组数据3,7,5,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5 B.众数是7 C.平均数是4 D.方差是3
10. 如图是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某节训练课的5次射击成绩的折线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最好成绩比甲高 B.乙的成绩的平均数比甲小
C.乙的成绩的中位数比甲小 D.乙的成绩比甲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1、某校在计算学生的数学期评成绩时,规定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王林同学的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为130分,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为140分,那么他的数学期评成绩是________分.
12、某校规定:学生的数学期未总计成须由卷面成绩、研究性学习成绩、平时成绩三部分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小明本学期数学学科的卷面成绩、研究性学习成绩、平时成绩得分依次为分、分、分,则小明的数学期末总评成绩为________分.
13、“学习强国”是王老师每天的必修课,下表是王老师一周的学习得分情况:
日期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得分 49 60 48 42 55 55 55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
14、商店某天销售了11件衬衫,其领口尺寸统计如下表:
领口尺寸(单位:cm) 38 39 40 41 42
件数 1 4 3 1 2
则这11件衬衫领口尺寸的中位数是________cm.
15、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 14 15 16 17 18
人数 1 4 3 2 2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_____岁、_____岁.
16、若一组数据的方差是,则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
17、甲,乙二人参加射击测试,两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均为8.5环,各自的方差如右表所示,则两人中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__.
人员 甲 乙
方差 0.6 2.8
18、我市某中学举行“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甲、乙两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甲班代表队和乙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满分100)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表: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
甲班 a 85 c 70
乙班 85 b 100 160
(1)填空:甲班2号选手的预赛成绩是   分,乙班3号选手的预赛成绩是   分,   班的预赛成绩更平衡,更稳定;
(2)求出表格中a=   ,b=   ,c=   ;
(3)学校决定在甲、乙两班中选取预赛成绩较好的5人参加该活动的区级比赛,这5人预赛成绩的平均分数为   .
三、解答题(46分,19题6分,20---14题8分)
19.某校规定学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卷面成绩、课外论文成绩、平日表现成绩(三部分所占比例如图),若方方的三部分得分依次是92、80、84,则她这学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20.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
月用水量(吨) 10 13 14 17 18
户 数 2 2 3 2 1
(1)计算这10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2)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21.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数(人) 1 5 x y 2
(1)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和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22.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
每人加工件数 540 450 300 240 210 120
人 数 1 1 2 6 3 2
(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如生产部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
23.题中给出的条形图是截止到2002年44位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统计图.经计算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35岁.
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
(1)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超过中位数的有多少人?
(2)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年龄的众数是多少?
(3)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高于平均年龄的人数占获奖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24.某市举行知识大赛,A校、B校各派出5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两校派出选手的比赛成绩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A校 85 85 85
B校 85 a b
(1)a=   ;b=   ;
(2)填空:(填“A校”或“B校”)
①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   ;
②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   ;
③从两校比赛成绩的方差的角度来比较,   代表队选手成绩的方差较大.
答案:
一.填空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A C D B C D
二.选择题
11、某校在计算学生的数学期评成绩时,规定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王林同学的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为130分,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为140分,那么他的数学期评成绩是________分.
【答案】137
【分析】由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列式为:计算后可得答案.
【详解】解:王林同学的数学期评成绩是:
故答案为:.
12、某校规定:学生的数学期未总计成须由卷面成绩、研究性学习成绩、平时成绩三部分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小明本学期数学学科的卷面成绩、研究性学习成绩、平时成绩得分依次为分、分、分,则小明的数学期末总评成绩为________分.
【答案】87
【分析】
按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比例算出小明的期末数学总评成绩即可.
【详解】
解:小明的期末数学总评成绩=90×60%+80×20%+85×20%=87(分).
故答案为87.
13、“学习强国”是王老师每天的必修课,下表是王老师一周的学习得分情况:
日期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得分 49 60 48 42 55 55 55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
【答案】55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详解】55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55;
故答案为:55.
14、商店某天销售了11件衬衫,其领口尺寸统计如下表:
领口尺寸(单位:cm) 38 39 40 41 42
件数 1 4 3 1 2
则这11件衬衫领口尺寸的中位数是________cm.
【答案】40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是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再根据题中所给表格,找出中位数.
【详解】
将所卖衬衫按照领口尺寸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中间的衬衫领口尺寸为40cm,此中位数是40cm
故答案:40
15、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 14 15 16 17 18
人数 1 4 3 2 2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_____岁、_____岁.
【答案】16 15
【分析】
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
解: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数据15出现了四次最多为众数,16和16处在第5位和第六位,它两个数的平均数为16为中位数.
故答案为:16,15.
16、若一组数据的方差是,则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
【答案】2
【分析】
根据“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平均数也加或减这个数,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求解可得.
【详解】解:∵数据x1,x2,x3的方差是2,
∴数据x1+3,x2+3,x3+3的波动幅度不变,
∴数据x1+3,x2+3,x3+3的方差为2,
故答案为:2.
17、甲,乙二人参加射击测试,两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均为8.5环,各自的方差如右表所示,则两人中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__.
人员 甲 乙
方差 0.6 2.8
【答案】甲
【分析】
根据方差的定义可做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比较甲、乙的方差大小即可解题.
【详解】
解:0.6<2.8,
甲方差<乙方差,
甲成绩比乙更稳定(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
故答案为:甲.
18、我市某中学举行“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甲、乙两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甲班代表队和乙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满分100)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表: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
甲班 a 85 c 70
乙班 85 b 100 160
(1)填空:甲班2号选手的预赛成绩是   分,乙班3号选手的预赛成绩是   分,   班的预赛成绩更平衡,更稳定;
(2)求出表格中a=   ,b=   ,c=   ;
(3)学校决定在甲、乙两班中选取预赛成绩较好的5人参加该活动的区级比赛,这5人预赛成绩的平均分数为   .
【答案】(1)80;100;甲;(2)85,80,85;(3)94分;
【分析】(1)根据树状图和表格分析即可;
(2)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3)先判断出好的5人的成绩,在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根据树状图可知甲班2号选手的成绩为80分,乙班3号选手的成绩为100分;
∵甲班方差小于乙班方差,∴甲班成绩更稳定;
故答案是:80;100;甲;
(2)甲的平均分为分,
乙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70,75,80,100,100,∴乙的中位数是80;
由数据可知甲的众数是85分;∴,,;
(3)这5人的分数为:100,100,100,85,85,∴分;
故答案是94分;
三.解答题
19.解:=88.8(分)
20.(1)=14(吨);(2)7000吨.
21.(1)x=5,y=7;(2)a=90,b=80.
22.(1)平均数:260(件) 中位数:240(件) 众数:240(件);
(2)不合理,因为表中数据显示,每月能完成260件的人数一共是4人,还有11人不能达到此定额,尽管260是平均数,但不利于调动多数员工的积极性,因为24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定额,故定额为240较为合理.
23.解:(1)中位数为35.5岁,年龄超过中位数的有22人.
(2)众数是38岁.
(3)高于平均年龄的人数为22人,22÷44=50%.
24.解:(1)将B校5名选手的成绩重新排列为:70、75、80、100、100,
所以其中位数a=80、众数b=100,
故答案为:80、100;
(2)①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A校;
②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B校;
③=×[(75﹣85)2+(80﹣85)2+2×(85﹣85)2+(100﹣85)2]=70,
=×[(70﹣85)2+(75﹣85)2+(80﹣85)2+2×(100﹣85)2]=160,
∴从两校比赛成绩的方差的角度来比较,B校代表队选手成绩的方差较大.
故答案为:A校、B校、B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