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二)课标要求
本单元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所对应的目标体现在“从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到计算长方体体积,归纳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要求的三个维度也有所体现:
知识与技能维度: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会利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求长方体、正方体容器的容积。
过程与方法维度:探索长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说明②理解推导过程,只要求口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能在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由长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推理的作用;初步形成观察物体形状、动手制作等良好习惯。
(三)分析教材、学情 < 详见教学设计 >
(四)本节内容在单元教学目标中的体现 < 详见教学设计 >
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 型 新授 课 题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经历了《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两部分内容的练习,对单位体积拼接出长方体的模型并不陌生,也有通过数单位体积的个数得到长方体体积的意识。但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却是鲜活的、生动而有趣的,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逐步推进,激发思考的环节,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五(4)班共有39名同学,思维活跃,基础较好,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与预习能力。但学生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家庭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会提取各自不同的已有经验,运用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进行思考,因而他们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回答,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都得到发展,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判断等活动,强化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与同伴交流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 会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联结旧知, 温故引入 回忆旧知,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快速实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过度。 复习体积概念与常用体积单位 问: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仔细观察。 (观察PPT乌鸦喝水过程) 问:水位上升说明什么?(口答) 问:还记得体积的概念么,生活中有哪些常用体积单位? 师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准确无误地回忆体积概念与常用体积单位,并初步得出6×1×1的长方体体积。
二、探索交流, 得出规律 通过对比观察,从一排到多排,从多排到多层,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多次交流长方体体积大小。不但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初步建模,发展空间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1.循序渐进,正向猜想公式 问:体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积是多少?说说理由。 问:三层呢?四层呢?你还知道么。 (生观察长方体变化,口答体积。) 问:被泡沫挡住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生观察长方体有限已知线索,呈现多样化答案。预设:9×8;3×24;3×3×8) 师:猜猜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共同验证。 能仔细观察,数准单位体积的数量。口答算式时,能清晰、准确表述算式各因数所表示的意义。 准确找出长与一排个数、宽与排数、高与层数的对应关系,流畅呈现长方体体积计算过程。
2.转变方向,逆向验证公式 观察长方体,探讨长方体长、宽、高分别表示什么。 得出结论,小结。 同类练习,同桌交流,深化算理。
三、深入练习, 拓展提高 在层层深入的练习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与运用;感受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并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小试牛刀:熟悉规律,完善规律 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完成练习。 在长方体体积公式基础上得出正方体体积公式。 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公式准确计算基础练习与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深化规律,巩固规律 初步应用; 解决变式练习,会用体积公式求部 分量,辨析常见错例。
古题今解:由表及里,拓宽思维 了解《九章算术》体积部分数学史。
四、学以致用, 归纳小结 通过计算身边的物体体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问:不规则物体体积该如何计算?课后思考。 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通过测量估算物体的体积。 准确、系统地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能清晰表述。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
一行个数
) (
行数
) (
层数
)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 × 棱长 × 棱长 V = a3
六、作业布置 1.计算身边长方体的体积; 2.校本作业。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