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敬畏自然严春友生字词不自量力 咫尺 鲲鹏
蓬蒿 狼藉斑斑 不过尔尔
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不值一提
精巧绝伦 混淆 美味佳肴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解释下列词语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性散文特点: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文学常识.一、通读
解题:
题目的内涵是什么?“敬”是什么意思,“畏”又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的口号,蕴含作者什么情感?评读
竞赛读
配乐朗读二、析读 1. 作者认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 是什么?
2. 为什么用这种态度?
3.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4. 作者是如何表达出他的这种观的?
5、找出文章运用的修辞的语句,有感情地朗 读, 并让他们说说所用修辞的好处,特别强调 掉“反问”这种修辞。 1. (1)征服自然,不自量力
2 (2-10)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 (11)敬畏自然
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深入思考1.“敬畏自然”这种观点与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有无区别?
2.“敬畏自然”非否意味着在自然面前我们无所作为?三、品读四、评读 如何看待本文是“议论性散文”的说法? 拓展探究就“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课堂练习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3、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2、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3、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