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第26章第3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单元第26章第3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03 15: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26章· 留住碧水蓝天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面分析可持续的必要性:
1、从经济角度分析:由于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源利用的不断扩大,而资源的有限、分布不均和不可再生性,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农业中的生态农业)
2、从历史角度分析:世界、我国历朝历代,争夺土地,领土扩张。
3、从政治角度分析:再腐败的政府,在领土问题上,都有过值得称颂之处(清朝康熙、民国西藏问题等)
4、从环境角度分析:环境本是一个开放循环的同一系统,人类的经济发展应考虑的是如何参与到自然的循环中去。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土地第三位、耕地第四位、林地第五位、草场第二位、水资源第六位等;但人均是世界人均的:耕地1/3、林地1/5、水资源1/4 。)
资源的分布于生产力的分布不匹配。
矿产资源的质量高低差别大,低劣资源比例较高(铁矿)
自然资源总体组合良好,但仍有结构上的缺点。(能源)
耕地 径流量 煤 石油
东部 28.2 22.8 6.1 39.1
中部 55.2 40.1 77.1 47.5
西部 16.6 37.1 16.8 13.4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区
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供求矛盾突出,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林地、石油等)
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提供人类活动空间
是其它资源分布的基础
土地资源
思考题
上海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居住、交通、工厂、商业、学校、医院、公共绿地、娱乐等
思考题
阅读p153,土地资源丧失的原因?带来的严重后果?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其后果是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将不断减少,这样会严重影响人
类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等。
矿产资源:
人类经济发展必须的生产资料
重复利用有限,能源无法重复利用
资源有限
矿产资源
思考题
阅读p154,这场前途未卜的“赛跑” 回到终点吗?
会有.尤其是能源资源,由于无法重复利用,储量有限,必然会有终结.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物资源:
许多物种正在迅速灭绝(生态环境表现为,系统越复
杂越是稳定.)
森林面积正急剧减少(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之说)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导致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
生物资源
思考题
阅读p155,人类的哪些行为破坏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请举例
直接原因: 肆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是珍奇
动物.破坏森林减少湿地,使生物
失去栖息地.
间接原因: 由于对环境的破坏,如大气污染,
臭氧层空洞,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是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水需求量也迅速增长
工农业生产,导致水污染严重.
水荒
思考题
为什么说“水荒”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水需求量也迅速增长
工农业生产,导致水污染严重.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
努力增
加自然
资源的
供给
加强资源调查,摸清“ 家底”
加强资源的培育和养护
加强资源调的综合利用
抑制对
资源的
需求
节约利用自然资源(Reduce)
发展替代资源
尽量延长产品的利用时间(Reuse)
发展
可持续
Recycle
思考题
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对促进我国资源保护与经济
协调发展有什么意义
集中投资,持续发展。
有利于环境保护,加速经济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
1、教育、宣传、监管、具体条例等
2、开展公益活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资源法(环境法、水法、森林法等)
2、经济手段(水价、塑料袋的有偿销售)
3、利用科学技术,努力让濒临灭绝的生物保存下来
4、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防止环境的破坏,资源的开发要注意综合利用。
2、产品要考虑以较少的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
3、减少过度包装
4、注意垃圾分类,将垃圾资源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思考题
阅读P160《向过分包装说不》
如何减少过度包装
1、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抵制过度包装产品
3、改变不合理的“文化”习俗
阅读并加深影响: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思考题
阅读P161-163
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1、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增强环保意识
2、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机构
3、研究环保产品,尽快淘汰不利于环境的各种产品
4、使用经济手段,改变人们的不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