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03 19: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检测卷三(第三章)
(100分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同时进行的是
A.呼吸和吞咽 B.呼吸和消化 C.消化和吸收 D.呼吸和心跳
2.当我们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这主要是因为
A.鼻黏膜充血肿胀 B.喉肿胀,喉腔变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 D.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3.在呼吸道中,能够温暖空气的是
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 B.鼻黏膜上分布的毛细血管
C.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D.鼻毛
4.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上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A.过滤空气 B.使气体通畅
C.将细菌和灰尘推向喉部 D.使黏液均匀分布于黏膜表面
5.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哈欠”的现象,是因为
A.教室中人多,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教室中人多,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
C.“打哈欠”会传染 D.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6.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喉既是呼吸通道,又是发声器官
C.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咽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是食物的通道
7.下列关于人体的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略多
C.边吃饭边说笑,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D.人在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8.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C.人工呼吸是帮助患者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溺水时主要影响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9.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AB段,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在AB段,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张
C.在BC段,膈肌舒张,膈肌下降
D.在BC段,肋间肌舒张,胸腔的容积缩小
10.人在游泳时,若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吃力是因为
A.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导致气体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导致气体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导致气体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导致气体不易进入
11.如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
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        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
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        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
12.如表是某同学测量胸围差的记录,则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状态 平静时 尽力吸气时 尽力呼气时
胸围长度 88厘米 95厘米 84厘米
A.4厘米 B.11厘米 C.7厘米 D.3厘米
13.呼吸的意义是
A.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 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 D.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
14.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B.甲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
C.乙表示呼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D.乙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15.当人体处于如图B所示状态时,呼吸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A.收缩;外界气体→食管→肺
B.收缩;肺→气管→口腔→外界
C.舒张;外界气体→气管→肺
D.舒张;肺→气管→鼻腔→外界
16.如图为肺部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的壁均由两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B.吸气时,肺泡鼓起,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
C.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呼气排出体外
D.图中A代表肺泡,B代表毛细血管,且人体内A的数目极多
17.如图表示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在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A.OA段 B.AB段 C.BC段 D.CD段
18.正常情况下,人体呼气时,气体不会经过的结构是
A.鼻腔 B.气管 C.食道 D.咽
19.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
C.胸围差是由于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
D.胸腔容积的变化与膈的活动有关
20.如图是人体肺部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和②分别是毛细血管和支气管分支末端
B.图中③是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图中④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进入肺泡
D.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图甲和图乙表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图丙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丙中,呼吸道的起点是[1]   。
(2)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图丙中的[2]   。
(3)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外界→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外界→鼻→气管→肺
D.外界→鼻→咽→喉→食道→气管→肺
(4)图甲表示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   。
(5)图乙表示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  。
22.(10分,每空2分)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验证“在不同状态下呼吸情况不同”这一结论,进行了体验式学习,他们测得阿文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画出了如下曲线,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状态下,阿文的呼吸频率是 次/分;曲线B状态下,阿文每次呼吸过程中换气达到  毫升,通过亲身体验和测量,他们发现,从平静状态到剧烈运动状态,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 。
(2)在肺容量增大时,膈肌的状态为  (填“收缩”或“舒张”)。
(3)在曲线的最低处,肺内气压  (填“>”“=”或“<”)外界大气压。
23.(10分,每空2分)分析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可看到  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本实验设置甲、乙两瓶,形成了一组  实验。
(3)人体吸入的气体,在肺部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
24.(15分,每空1分)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乙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4]  和[5]  组成的,其中[5]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从图甲可以看出,能够保证气体在气管内畅通的结构是[1]  ;外界干燥的空气到达肺部时湿度可达到饱和,这是因为[3]  分泌的黏液使气体湿润的结果;进入肺部的气体能保持清洁,一是靠[2]  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二是靠黏液中有能够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3)总结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①肺泡的数量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  细胞构成的。
25.(16分,每空2分)如图表示人体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完成的。
(2)吸气时,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  ,②表示的气体是  。此时,血液中   含量会增加(均选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3)吸气后,血液将②带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处,组织细胞进行  作用,分解  ,产生①和  ,并释放出  。
参考答案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A B C A C B D C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C B B D D A B C B C
21、鼻、咽、B、吸气、收缩、呼气、变小
22、 18、4000、增加(或变大或提高) 、收缩、=
23、乙、二氧化碳、对照、氧气、二氧化碳
24、呼吸道、肺、肺、软骨、腺细胞、纤毛、多、毛细血管、上皮
25、扩散 、二氧化碳、氧气、氧气、呼吸、有机物、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