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猴王出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 猴王出世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3 09:3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猴王出世
1.认识“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1.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1.相关课件。
2.电视剧《西游记》片段。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你知道《猴王出世》的故事吗?
2.课件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相关片段。
3.板书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读《西游记》第一回,了解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读懂文意
1.默读课题下的自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我们先完成第一个任务——猜猜不明白的语句的意思,读懂文意。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有一天它与群猴发现一处瀑布,它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于是被群猴拜为猴王。
3.交流用什么方法来猜不明白的语句的大致意思。
(1)全班交流。
(2)教师总结:
①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明白“抓耳挠腮”写的是猴子们的动作。
②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可以帮助理解词语。从“喜不自胜”的“喜”字可以理解这个词语指的是非常高兴。
③通过想象画面、做动作来理解词语。“瞑目蹲身”就是闭上眼睛蹲下去。
④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石碣”是指刻字的石碑。
4.出示文中较长的、难理解的句子,指导学生猜猜句子的大致意思。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教师点拨:
①引导学生根据句子中“进裂”“石卵”“石猴”等词语,联系影视剧片段或阅读经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这几句话说的是石头裂开,石猴出世。
②提示学生“内育仙胞”一词如果读不懂,可以联系下文,读到“产一石卵”“化作一个石猴”,就能大致明白这里是说石猴从石头里孕育出来。
③引导学生通过“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灵通之意”等词语,感受这块石头的灵性。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教师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一想文段大意,联系句子中的“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预设:这两句话大概说的是众猴在拜石猴为王。
②补充影视作品中群臣叩拜皇帝的场面,引导学生猜猜“拱伏无违”“序齿排班”的意思。
预设: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众猴列队站好、拱手跪拜。
5.小结:在阅读古典名著时,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经验、结合影视作品等方法来进行猜读。有的语句如果实在读不懂,可以先跳过去,在读完整句或整段后再回过头来思考。
三、讲石猴出世以及成为猴王的故事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石猴出世?
(2)哪几个自然段写石猴成为猴王?
预设:课文第1自然段写石猴出世的经过,第2~4自然段写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
2.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石猴是在哪里诞生、怎么诞生的。
预设:石猴是在花果山诞生的。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因为吸收了日月精华,时间久了就有了灵气,一天迸裂了,产了一只石猴。
3.默读第2~4自然段,说说石猴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1)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
第2自然段写群猴在山涧中洗澡,前去寻找水源,找到了一处瀑布,石猴率先跳进瀑布,发现水帘洞。第3~4自然段写石猴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安家,众猴按约定拜石猴为王。(寻找水源——找到瀑布——跳进瀑布——发现水帘洞——众猴进洞安家——拜石猴为王)
4.引导学生交流: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他一方面具有普通猴子的习性,另一方面他来历非凡,拥有与生俱来的神性;他能与其他动物打成一片,可见其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他敢于第一个跳进瀑布,可以看出他十分勇敢;他建议众猴一起进入水帘洞安家,说明他是很有主见的。
四、生字指导
1.教师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
(1)“遂”读,不要读成。
(2)“迸”读,不要读成。
(3)“猕”读,不要读成。
(4)“劣”读,不要读成。
(5)多音字“呵”在本课中用作语气词,同“啊”,但与上一课中“呵呀”的“呵”读不同,本课的“呵”读轻声。
2.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五、推荐课外阅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